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4-3865  CN 21-1569/R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栏
    小儿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程序
    郝良纯,张海宁
    2014 (6):  481-48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01
    摘要 ( 297 )   PDF(606KB) ( 102 )  

    小儿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病因复杂,依据血小板降低的程度进行评估出血危险。临床最常见的小儿血小板减少症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但是鉴别诊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骨髓检查是最主要的诊断手段。需要特别注意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抗凝导致)、血小板卫星现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
    中医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思路探讨
    石效平
    2014 (6):  485-486.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02
    摘要 ( 273 )   PDF(255KB) ( 103 )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以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治疗效果缓慢,且易复发。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肾藏精,精化血及“凡治血者,必先祛瘀为要”的理论,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既应该注重补肾,又要注意活血。基于上述认识并结合临床经验,确定了“益肾活血方”治疗本病,该方由熟地、菟丝子、仙灵脾、枸杞子、鸡血藤、土大黄、丹参、三七等药物组成。通过补肾生髓,祛瘀生新,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血小板破坏,提升血小板数量,临床收到较好疗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栏
    重症血小板减少时的输血选择
    赵卫红,谢瑶
    2014 (6):  487-49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03
    摘要 ( 263 )   PDF(463KB) ( 90 )  

    儿童重症血小板减少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的出血,也可以无出血表现,颅内出血的发生率非常低。血小板输注是重症血小板减少时一项主要的对症治疗手段,其目的不是为了提升血小板达到正常范围,而是预防、中止或减轻危及生命的内脏和(或)颅内出血的发生,以及避免手术、外伤、诊疗操作中的出血。是否给予血小板输注不仅要根据血小板计数的多少,更要结合原发病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临床出血风险或严重程度以及患儿及家长的主、客观因素来综合决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规范化临床解读
    李乐,胡绍燕
    2014 (6):  490-49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04
    摘要 ( 338 )   PDF(560KB) ( 143 )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通过解读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专家共识和治疗指南,对概念演变、排他性血小板减少症检测项目、治疗原则变化和治疗方案的规范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并结合本单位的治疗经验,以期提高儿科医师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中国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因子在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应用
    王野,郝良纯
    2014 (6):  495-49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05
    摘要 ( 240 )   PDF(503KB) ( 118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及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ITP常规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静脉丙种球蛋白及脾切除,而对于难治性ITP的治疗目前仍十分棘手。随着ITP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出现了促血小板生成因子应用于ITP治疗的方法。现有研究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如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1、α干扰素等,可刺激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的生成,可用于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证心得
    徐荣谦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经验
    夏桂选,左加成,徐荣谦
    2014 (6):  500-502.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06
    摘要 ( 313 )   PDF(414KB) ( 103 )  

    儿童抽动障碍是常见的儿童神经精神障碍之一。徐荣谦教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经验丰富。本文从儿童抽动障碍的基本病机、常见证候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徐荣谦教授从肝论治与从肺论治相结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学术特点和临床用药特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味升降散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并抽动症验案举隅
    楚玉波,宋桂华,孙萌萌
    2014 (6):  502-503.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07
    摘要 ( 273 )   PDF(277KB) ( 70 )  

    通过阐述慢性咳嗽并发抽动症之“肝肺相关性”与升降散组方机制,对该方加味治疗慢性咳嗽并抽动症的临床观察,总结宋桂华教授在临床中运用加味升降散治疗慢性咳嗽并抽动症的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雪峰教授论治儿童慢性咳嗽肝火犯肺证经验撷萃
    刘新,张秀英,王雪峰
    2014 (6):  504-50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08
    摘要 ( 297 )   PDF(272KB) ( 95 )  

    儿童慢性咳嗽,久治不愈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并给家长和社会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王雪峰教授依据五行制化、经络相通的中医基础理论,“肝常有余,肺常不足”的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及多年临床诊治经验,在治肺的基础上,加用清肝之法,肝肺同治,同时中西互参,临床疗效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徐荣谦教授运用大青龙汤和玉屏风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浅析
    肖钦文,徐荣谦
    2014 (6):  506-50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09
    摘要 ( 297 )   PDF(286KB) ( 91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儿科常见病,临床主要以感冒、乳蛾、咳嗽、肺炎喘嗽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感染,经久不愈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气候变化剧烈时为甚。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肾三脏,基本病机为卫外不固,正虚易感。导师徐荣谦教授根据本病特征结合其临床经验,在临床上采用大青龙汤和玉屏风散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赵纪生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喻闽凤,唐杨,刘英,余红英,占科,曹祖清,朱卫娜
    2014 (6):  508-51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10
    摘要 ( 268 )   PDF(392KB) ( 272 )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多种原因所致的肾功能减损发展至严重阶段的多发临床综合征,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治疗相当困难。现代医学只能控制CRF所导致的危险因素,很难从根本上改善CRF的预后。传统中医药在延缓慢性肾衰竭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缓解早中期肾功能的进展、推迟必须透析和肾移植实践多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赵纪生教授历经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脾肾亏虚、血瘀浊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机,并提出“健脾益肾、解毒化瘀”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本原则,总结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证型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的基本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丁樱教授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治疗紫癜性肾炎思辨
    郑海涛,尚东方,韩姗姗,丁樱
    2014 (6):  510-512.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11
    摘要 ( 316 )   PDF(408KB) ( 99 )  

    紫癜性肾炎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具有易复发、病程长、治疗困难等特点,同时也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并且影响过敏性紫癜的病程和预后。丁樱教授根据数十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紫癜性肾炎的中医辨证实质为本虚标实。将其病机概括为热、虚、瘀,三者相互作用,尤以瘀为主。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为主且在每一阶段各有侧重,灵活变通,方得良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探讨
    浅谈经方在小儿胃脘痛治疗中的应用
    陈华
    2014 (6):  512-51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12
    摘要 ( 198 )   PDF(420KB) ( 170 )  

    《伤寒论》经方立法组方精良,用药配伍慎密,临床辨证方证对应运用效果显著。本研究总结运用经方柴胡桂枝汤、四逆散、小建中汤和半夏泻心汤治疗小儿胃脘痛的经验,通过疏解表邪、理气和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和辛开苦降、散结消痞法治疗小儿胃脘痛,为儿科临床对应方证运用经方提供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r# 中医治疗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体会
    任兵,任献青
    2014 (6):  515-516.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13
    摘要 ( 187 )   PDF(400KB) ( 104 )  

    急性颈部淋巴结炎属祖国医学“颈痈”范畴,又称夹喉痈,主要由风温热毒结于少阳、阳明之络所致。治疗上方选五味消毒饮加减,辅以院内制剂青黄膏(青黛、大黄、赤小豆)外敷,内治外治共用,可达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功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效果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脾常不足”论儿童肥胖
    郑向艺,张桂菊,李凯峰,李东晓
    2014 (6):  517-51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14
    摘要 ( 193 )   PDF(263KB) ( 81 )  

    从小儿的生理特点出发,结合古代论述与现代儿童饮食作息规律,分析儿童肥胖与脾常不足的联系。脾为后天之本,而脾常不足是儿童时期重要的生理特点。脾常不足,水失健运,痰湿停滞,聚为膏脂,终成肥胖。儿童肥胖主要病位在于脾,以脾失健运、脾失升清为本,痰湿壅滞、痰阻水凝为标,标本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促进了本病的发生、发展。治疗上,中医治疗多选用健脾利湿之法,选取健脾、运脾、补脾之药物固护脾气,温阳升清,运化水湿,则痰湿得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中焦辨证论治儿童锌缺乏致厌食症临床研究
    李晓强,张文杰
    2014 (6):  519-521.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15
    摘要 ( 263 )   PDF(420KB) ( 106 )  

    目的观察以中焦为主辨证施治的方法,对锌缺乏引起的厌食症患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78例儿童锌缺乏致厌食症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观察组根据临床证候不同分为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阴虚3种证型,分别采用曲麦枳术丸、六君子汤、养胃增液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总疗程3个月;对照组单纯口服葡萄糖酸锌,总疗程3个月。对两组锌缺乏症治疗前后血清元素锌变化情况及厌食症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锌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3个月总有效率为100%(90/90),高于对照组81.8%(7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采用以中焦辨证施治为主的方法,对儿童锌缺乏症有显著疗效,可全面改善厌食症患儿的机能状态,改善食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言语治疗联合家庭训练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28例疗效观察
    马秋艳
    2014 (6):  522-52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16
    摘要 ( 225 )   PDF(263KB) ( 81 )  

    目的观察功能性构音障碍(FAD)言语治疗与家庭训练结合的疗效。
    方法针对28例FAD患儿制定出专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每周在医院言语治疗5次,每次30 min,家庭训练每日累计30~180 min,并将家庭训练融入到生活中,3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完全治愈20例,部分治愈6例,效果不明显2例。治疗前后语言清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治疗结合家庭训练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肯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35例疗效观察
    倪春霞
    2014 (6):  524-52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17
    摘要 ( 252 )   PDF(287KB) ( 73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儿童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干眼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使用人工泪液及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治疗,10 d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优于对照组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疗效好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服泼尼松对3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骨密度的影响
    李丹
    2014 (6):  526-527.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18
    摘要 ( 265 )   PDF(228KB) ( 80 )  

    目的探讨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应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32例NS患儿泼尼松治疗前,治疗1年后骨密度,并正常儿童比较。
    结果应用泼尼松治疗1年后,NS患儿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患儿出现轻度骨质疏松16例(50%),中度10例(31%),重度2例(6%)。对照组无一例发生骨质疏松。
    结论泼尼松可致NS患儿骨密度动态减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儿童急性腹泻54例疗效观察
    吕长刚
    2014 (6):  528-52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19
    摘要 ( 337 )   PDF(239KB) ( 95 )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在治疗儿童急性腹泻中的疗效。方法将105 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在补液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金双歧治疗。治疗3 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患儿的脱水、腹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脱水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食欲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所有入组患儿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与微生态制剂金双歧相似,但其对腹痛、食欲不振的疗效更优,且无不良反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医结合根治慢性胃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60例疗效观察
    闫武杰
    2014 (6):  530-532.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20
    摘要 ( 249 )   PDF(369KB) ( 90 )  

    目的观察根治慢性胃炎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有效方法。
    方法对120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次枸橼酸铋+奥美拉唑)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半夏泻心汤加减2周。两组均服用培菲康,4周后进行检测。
    结果观察组根治率为95.0%(57/60),高于对照组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副反应7例,对照组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具有根除率高,无显著副反应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惊厥130例临床特点分析
    张晓俐,严海燕
    2014 (6):  532-533.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21
    摘要 ( 256 )   PDF(235KB) ( 55 )  

    目的总结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
    方法对130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短暂热性惊厥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加口服布洛芬;简单热性惊厥患儿初次发作时及时口服苯巴比妥,如持续时间>5 min或反复发作,除使用甘露醇脱水外,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复杂热性惊厥患儿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还给予苯巴比妥等药物进行长期维持治疗。
    结果因高热而导致惊厥83例(63.85%),因维生素D发病27例(20.77%),因颅内感染或出血而发病16例(12.31%),因癫痫而发病4例(3.08%)。简单性热性惊厥87例,复杂性热性惊厥30例,无热惊厥13例。经治疗130例惊厥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120/130);简单性热性惊厥无病例发展为癫痫,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及无热惊厥患儿各有1例发展为癫痫。
    结论引发小儿惊厥的因素较多,应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措施降低其复发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手足口病初期白细胞介素6、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刘春燕,徐书珍,张定荣,孙德宏,孙春艳,张田
    2014 (6):  534-536.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22
    摘要 ( 307 )   PDF(360KB) ( 103 )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初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56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入院时临床表现分为重症型和普通型,检测急性期外周血TNF-α、IL-6、IL-10,血糖、心肌酶及肝功能等。
    结果重症型与普通型比较WBC、CRP、IL6、IL10及TNFα升高明显;重症型血糖升高、心肌酶升高及肝功能损害者也较普通型增多。
    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检测血清IL-6、TNF-α、IL-10水平对病情预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2例疗效观察
    钱建青,凌万里,周剑峰
    2014 (6):  536-538.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23
    摘要 ( 229 )   PDF(316KB) ( 76 )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退黄机制。
    方法将15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治疗及光疗、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 mL,每日2次,疗程6 d。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第4天、第7天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收集每日粪便,测定并比较两组粪便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含量。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有形成分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中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中除发现奶前喂予茵栀黄口服液后大便性状稀薄、次数增多外,呕吐及皮疹较少,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无急性胆红素脑病发生。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通过增加粪便中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胆红素肠肝偱环,从而加快黄疸消退, 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药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茵陈颗粒治疗湿热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陶黎梅,龚洁秋,钱建青,周剑峰
    2014 (6):  539-540.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24
    摘要 ( 588 )   PDF(241KB) ( 86 )  

    目的观察茵陈颗粒治疗湿热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治疗及光疗、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服茵陈配方颗粒,疗程6 d。在治疗前及治疗3、6 d后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收集每日粪便总量,测定粪便中总胆红素浓度,计算出总含量。
    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6 d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有形成分总量均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中总胆红素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茵陈颗粒能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可作为治疗湿热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辅助药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小儿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价值
    姜薇,齐晓云,刘洁,孙微,丁颖
    2014 (6):  541-54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25
    摘要 ( 268 )   PDF(321KB) ( 121 )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小儿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及其活动性评估的价值。
    方法对36例小儿多发性大动脉炎患儿的颈动脉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患儿分为活动期及非活动期两组,测量受累颈总动脉管壁厚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36例患儿共有49条颈动脉受累,活动期管壁厚度明显大于非活动期(P<0.05);而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对脑组织缺血程度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小儿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及其活动性的评估中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2 368例病原学分析
    张旭光,卢仕仰,黄从付,汪培勤,饶福光,万智
    2014 (6):  543-544.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26
    摘要 ( 180 )   PDF(211KB) ( 85 )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L)的病原学分布特点。
    方法选择2 368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进行痰细菌培养、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非典型病原体及病毒抗体。
    结果呼吸道病原总阳性病例为695例(29.35%),其中细菌阳性标本为151例(21.73%),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标本为193例(27.77%);病毒阳性标本为217例(31.22%),混合感染为134例(19.28%)。细菌阳性前6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产气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非典型病原体阳性标本中,血清支原体抗体呈阳性者为133例(68.91%),血清衣原体抗体呈阳性者为58例(30.05%),血清支原体、衣原体同时阳性为22例,嗜肺军团杆菌阳性为2例(1.04%)。病毒阳性标本中,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为102例(47.00%),腺病毒阳性为73例(33.64%),柯萨奇病毒阳性为8例(3.69%),混合病毒感染阳性为34例(15.67%)。
    结论病毒感染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其次为非典型病原体,细菌感染最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心肌群训练对2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曲铭,林惠
    2014 (6):  545-546.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27
    摘要 ( 281 )   PDF(245KB) ( 87 )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的训练,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两组患儿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评估。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GMFM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
    结论加强核心肌群的训练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葛根芩连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程春华,洪丽君,殷齐辉
    2014 (6):  547-54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28
    摘要 ( 286 )   PDF(248KB) ( 89 )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
    方法将122例小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喜炎平抗病毒及补液等对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葛根芩连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每次25 mL,每日2次。进行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
    结果葛根芩连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罗力妍,饶花平,徐畅,金世杰,罗淑娟,杨婷,丁妞,吴碧琛
    2014 (6):  549-55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29
    摘要 ( 263 )   PDF(256KB) ( 147 )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29例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为重症腺病毒肺炎组及非重症腺病毒肺炎组,对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79例,占34.5%,非重症腺病毒肺炎150例,占65.5%;其中春季患病率最高,占38.4%;秋季患病率最低,占1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营养性贫血(OR=30.565)和免疫功能低下(OR=24.495)增加儿童患重症腺病毒肺炎的风险。结论营养性贫血和免疫功能低下是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时添加辅食,加强儿童营养的调理,增强其免疫力,可减少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肺功能变化与临床疗效观察
    肖会霞,马凯
    2014 (6):  551-55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30
    摘要 ( 318 )   PDF(379KB) ( 117 )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12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炎、止喘、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变。
    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3个月和6个月喘息的再发率分别为6.7%、16.7%,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明显改善,两组TPTEF/TE、VPEF/VE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孟鲁司特可缩短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病程,改善肺功能,长期应用可减少喘息性疾病发作的次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43例临床分析
    马学梅
    2014 (6):  553-554.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3
    摘要 ( 271 )   PDF(276KB) ( 207 )  

    目的总结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143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脐周压痛126例,右下腹压痛12例,全腹压痛5例,均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白细胞增高者37例,其余白细胞在正常范围;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呈大小不等低回声结节,边界清,内回声不均。
    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病原多为病毒感染,腹部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频彩超对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张丽华
    2014 (6):  555-55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32
    摘要 ( 260 )   PDF(406KB) ( 141 )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儿童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8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儿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扫查,观察区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分布情况、周边及内部血流情况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分析。
    结果8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儿中,非特异淋巴结炎52例,淋巴结结核12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9例,淋巴结原发性肿瘤3例,高频彩超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符合率96.5%(83/86)。结论超声检查具有无痛、无创、无放射性、可重复性等特点,对儿童检查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曾晓聪,叶永灿
    2014 (6):  557-558.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33
    摘要 ( 228 )   PDF(281KB) ( 105 )  

    目的观察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治疗。
    方法将5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选用酮替芬和盐酸丙卡特罗进行治疗,观察组选用酮替芬和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情况和停药1个月后的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26/27),高于对照组66.7%(1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咳嗽症状缓解、消失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85%(1/26),低于对照组44.44%(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孟鲁斯特纳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七味白术散加味联合暖脐膏敷脐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30例疗效观察
    赵星星
    2014 (6):  559-56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34
    摘要 ( 230 )   PDF(445KB) ( 131 )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加味联合暖脐膏敷脐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暖脐膏敷脐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26/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42.77±20.65)h,对照组止泻时间(60.20±25.69)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联合暖脐膏敷脐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能缩短病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清热饮治疗手足口病32例疗效观察
    杜军,高鹤
    2014 (6):  561-562.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35
    摘要 ( 234 )   PDF(299KB) ( 107 )  

    目的观察小儿清热饮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
    方法6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科内制剂小儿清热饮治疗,疗程均为5~7 d。观察两组疗效、症状消退时间、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2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清热饮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护理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胆红素的影响
    孙召香
    2014 (6):  563-564.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36
    摘要 ( 344 )   PDF(331KB) ( 89 )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胆红素的影响。
    方法将8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连续监测4 d患儿胆红素情况。
    结果治疗第3天后观察组经皮胆红素测定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减低新生儿窒息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护理干预治疗儿童遗尿症24例疗效观察
    路静
    2014 (6):  565-566.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37
    摘要 ( 275 )   PDF(327KB) ( 168 )  

    目的总结家庭护理干预在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应用。
    方法采用药物治疗、家庭护理干预的方法治疗小儿遗尿症24例。
    结果24例患儿治愈14例,显效4例,好转4例,2例因其他原因未能坚持治疗而中途退出,总有效率91.67%。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家庭护理干预,可消除患儿不良影响的心理反应,减轻精神压力,可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手足口病76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殷铭东,施学文,余井城
    2014 (6):  567-56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38
    摘要 ( 295 )   PDF(294KB) ( 105 )  

    目的探究和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以更好的提高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疗效。
    方法在29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取76例典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对76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全面的临床观察以及采取一系列全面的护理措施(卫生预防护理、饮食、皮肤和口腔等方面的护理、消毒隔离护理、病情观察护理、发热护理、防止并发症方面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总结护理体会所得。
    结果76例手足口病患儿均有发热、疱疹样皮疹等相似的临床表现,其中1例患儿出现较轻的心肌炎并发症,经过合理的临床治疗及全方面护理后,所有患儿均恢复效果较佳,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表现,采取全面多方位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以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进食火龙果后疑诊血尿56例分析
    马祖祥,赵维玲,高晓洁,李永柏
    2014 (6):  569-569.  doi: 10.3969/j.issn.1674865.2014.06.039
    摘要 ( 266 )   PDF(153KB) ( 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烟雾病1例病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张雪丽,刘翠华,厉洪江,田明,吴丽娟,张敬
    2014 (6):  570-57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40
    摘要 ( 210 )   PDF(314KB) ( 1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合并重症感染1例报告
    王娟,苏杭,任献青
    2014 (6):  571-57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41
    摘要 ( 328 )   PDF(449KB) ( 94 )  

    川崎病(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全身中、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性疾病。如未经治疗,约20%~25%的KD患儿可发生冠状动脉损害(CAL)。尽管目前标准化方案已广泛应用,但仍有10%~15%的患儿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且这部分患儿发生CAL的风险升高。尤其合并重症感染更加重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因此,早期识别及有效治疗KD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并多发性肠穿孔1例
    曲文超,曲殿英,贾晓,魏本荣,王立港
    2014 (6):  574-57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42
    摘要 ( 350 )   PDF(319KB)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医辨证治疗风湿性小舞蹈病与多发性抽动症1例临床分析
    赵红梅,张葆青,喻李明,罗凤媛,高聪,宋玉莹
    2014 (6):  575-576.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6.043
    摘要 ( 230 )   PDF(322KB) ( 1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