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永祺, 秦艳虹, 张希希, 张晓洁. 钱乙“脾主困”学术思想在秦艳虹教授小儿泄泻诊疗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3): 269-272. |
[2] |
袁振华, 王俊宏, 张蔷, 刘苗苗, . 基于“和法”探析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辨治思路[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1): 12-15. |
[3] |
陈溪, 彭雅琪, 李炜, 杨泓生, 王俊宏, . 从“脑与脾肾相关”浅析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机与辨证论治要点[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1): 88-92. |
[4] |
徐珊, 吴艳明, 汪受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汪受传教授治疗儿童脾虚泻的用药规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 13(5): 447-450. |
[5] |
解换弟, 喻闽凤, 陆晓菲, 陈景, 刘映玲, 单进军. 基于温病“卫气营血”理论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机和证治[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 13(4): 365-. |
[6] |
宋立超, 王雪峰, 关雪峰, 张秀英, 刘悦. 养阴清肺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后咳嗽(阴虚肺热证)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 13(3): 253-255. |
[7] |
高旅,刘丽娜,史正刚. 从中医角度看气道黏液高分泌[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 11(2): 133-135. |
[8] |
韩姗姗,常克. 常克教授运用“清热运脾”治疗小儿脾系疾病举隅[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7, 9(4): 345-347. |
[9] |
翟文生,李乐,翟盼盼. 从“热瘀虚”辨治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7, 9(3): 273-275. |
[10] |
鲁俊平,秦艳虹,师会娟. 秦艳虹教授治疗小儿脾虚泻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 8(5): 545-547. |
[11] |
王雪峰. 儿童多动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及中成药应用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 8(5): 470-472. |
[12] |
姚月华,张桂菊,李娜. 从“痰、瘀、虚”论治小儿慢性扁桃体炎[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5): 506-509. |
[13] |
林燕,姜之炎. 姜之炎教授运脾法治疗小儿肠胀气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3): 279-280. |
[14] |
亓慧杰,袭雷鸣,潘月丽. 婴儿湿疹的辨证论治[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2): 175-177. |
[15] |
赵灵平,廖永州. 三仁汤加减治疗小儿湿热咳嗽辨证论治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2): 178-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