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4-3865  CN 21-1569/R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10, Vol. 2 ›› Issue (3): 193-193.

• 综述 •    下一篇

重视中医外治法在儿科临证中的传承与发展

  

  1. 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 出版日期:2010-06-25 发布日期:2019-06-03
  • 作者简介:王雪峰(1957-),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病毒性及瘫痪性疾病。

  • Online:2010-06-25 Published:2019-06-03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的转变,传统中医康复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古老的中医外治法在崇尚自然的今天焕发了勃勃生机,得到广泛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产生源于长期医疗实践,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科疾病的防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山海经》中就已载外用药物33种,并提出佩、服、浴、席、养、搽6种外治方法。《枸农本茸经百种录》中说:“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芳香性中药有“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作用,药物挥发之气味作用于口鼻、肌肤、经络穴位,经过气血经脉的循行而遍布全身,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浙江省中医院在继承传统佩法的基础上,应用香佩疗法预防小儿呼吸道疾病,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治未病”科研专项课题——中药熏香剂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应用研究正在进行中。
《千金要方》中外治法有溻浴法、粉法、敷法、摩法、熏法等27种,治疗病种广,尤善治疗儿科疾患。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李叶煎汤……温洗浴儿”治疗“反倒天矫,其状似痫”之小儿肢体痉挛症候。熏洗疗法主要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机体,促使脉络调和、气血通畅,达到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缓解肌肉痉挛,扩大关节活动度,改善末梢循环的作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采用中药熏洗疗法康复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小儿脑性瘫痪的中药熏洗技术临床操作规范研究正在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本草纲目》总结明代以前的外治经验,荟萃了涂、擦、抹、敷、塞等近40余种外治方法,收载捣、煎、烧、调配等外用药的加工配制方法。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多年来采用“小儿浴热净搽剂”擦浴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并可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清·吴师机《理瀹骈文》中对外治方药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理论探讨,提出“外治之理,亦即内治之理”,为外治理论的系统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采用“纳气敷脐散”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肺炎恢复期,还可改善气虚及气阴两虚儿童体质偏颇状态。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用“敷胸散(膏)”治疗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具有化痰止咳功效,并能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目前正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儿科肺炎协作组14家单位进行验证工作。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理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采用伏九穴位贴敷疗法防治儿童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正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儿科哮喘协作组13家单位进行验证工作。
推拿一词始见于明·万全所著《幼科发挥》。小儿推拿是根据小儿形体、生理、病理特点及特定穴位的形态位置,采用各种手法用于防治脾胃系疾病,如泄泻、呕吐、厌食、便秘;急性外感热病,如发热、咳喘、惊风;肌性斜颈、小儿瘫痪、遗尿等;并能养生保健的中医外治方法。传统小儿推拿疗法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传承发展与完善,但由于其学术渊源、师承关系不同,逐渐形成了许多流派。清光绪年间徐谦光创立推拿三字经流派,青岛市中医医院儿科是推拿三字经流派传承较好的团队,其推拿具有取穴少而精,用独穴、治疗中以清为主、手法操作简单、操作时间长、以推拿代替服药的特点。
在继承国医大师儿科王静安内外合治学术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刁本恕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中医儿科多元疗法。该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有机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预防疾病复发。可用于治疗儿科常见病,尤擅儿科疑难急重症。综上所述,自先秦至明清,国内中医外治疗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现代中医外治法不再局限于儿科疾病的治疗,已经向多学科领域迈进,并且从局部治疗作用逐步扩展到全身调理,集预防、保健、治疗三位于一体。由于外治法本身的地域特色、某些外治药物的安全性、外治剂型的依从性等,使得中医外治法的传承与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何打破地域界限进行更好的推广应用,使中医外治法的临床有效性被广大患儿及家长所信赖,进而提高中医外治法的临床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