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4-3865  CN 21-1569/R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11, Vol. 3 ›› Issue (6): 559-561.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1.06.037

• 临床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146例疗效观察

冯永歌   

  1. 452370 河南 新密,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 出版日期:2011-12-25 上线日期:2019-06-03
  • 作者简介:冯永歌(1967-),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新生儿疾病的诊断与治疗,Email:cgyxmxy@yahoo.com.cn。

  • Published:2011-12-25 Online:2019-06-03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退黄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将432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单纯光疗组140例、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146例、益生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婴儿型双歧杆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146例。单纯光疗组:单面蓝光照射治疗每日16 h;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在单纯光疗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 mL,每日2次;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在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生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应用5~7 d。定期测定血清胆红素,记录治疗过程中胆红素水平及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单纯光疗组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慢于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血清胆红素的下降慢于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生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治疗过程中腹泻、红臀、体质量下降的发生明显减少,与单纯光疗组和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腹泻的发生率最高。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和益生菌均可加速蓝光治疗患儿的胆红素消退,两者联合可使光疗患儿血清胆红素较快下降,减少换血治疗的概率,并可减少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黄疸/中西医结合疗法;益生菌/治疗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应用;婴儿, 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