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20, Vol. 12 ›› Issue (2): 176-180.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0.02.024
张冬雨
ZHANG Dongyu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征,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防控决策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儿科诊治的360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人口学资料、相关生活习惯、病情数据记录等),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主要检测易导致儿童腹泻的常见8种细菌与6种病毒,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患儿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年龄集中于5岁以内(占89.17%);腹泻频次以3~5次/天最多,另可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症状。居住环境为农村者占比高于城镇,有饭前洗手、便后洗手、不喝生水、勤剪指甲习惯者占比均低于50%。360份粪便标本中常见病原体总检出率为4917%(177/360),其中病原菌检出率为15.56%(56/360),病毒核酸检出率为33.61%(121/360)。2017年、2018年病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病原菌均以沙门菌、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病毒均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为主;2017年、2018年常见细菌、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急性细菌性感染腹泻秋、夏季占比明显高于春冬季(P<0.05),但不同季节各病原菌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病毒性感染腹泻秋、冬季占比明显高于春夏季(P<0.05),且冬季轮状病毒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秋季诺如病毒明显高于其他季节(P<0.05)。结论 2017~2018年本院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具有低龄、自身或家庭卫生较差、秋冬季多发、以病毒和细菌感染为主的临床特点,病毒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为主,病原菌以沙门菌、肠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相关部门应据此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