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21, Vol. 13 ›› Issue (1): 58-.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1.01.017
陈强,赵海燕,訾慧芬,候毅,杨雯,宋天月
CHEN Qiang, ZHAO Haiyan, ZI Huifen, HOU Yi, YANG Wen, SONG Tianyue
摘要: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冠状动脉Z值的变化情况对小儿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并确诊为川崎病患儿50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并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5例为对照组,收集入选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时的hFABP及冠状动脉Z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急性期h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期hFA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h-FABP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左冠状动脉(LCA)Z值与左前降支(LAD)Z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期右冠状动脉(RCA)Z值、恢复期RCA-Z值、LCA-Z值与LAD-Z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水平与RCA、LCA及LAD均无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RCA、LCA及LAD线性均不能影响h-ABP的水平(P>0.5)。结论:(1)川崎病患儿会出现h-ABP升高,对于早期诊断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提供一定依据。(2)川崎病恢复期患儿h-ABP明显低于川崎病急性期,能尽早评估川崎病患儿心肌有无受损。(3)川崎病患儿早期可出现冠状动脉扩张,且极易引起LCA及LAD的扩张,对于早期诊断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提供一定临床依据。(4)如果能在川崎病诊断标准中加入h-ABP水平且结合冠状动脉Z值,可能会更早发现及确诊川崎病,尤其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