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25, Vol. 17 ›› Issue (4): 313-319.doi: 10.20274/j.cnki.issn.2025.04.007
钟增泉1, 姜雪1, 孙双全2, 李翌鸣1, 李威1, 张欣3, 历虹3, 吕智海1()
Zengquan ZHONG1, Xue JIANG1, Shuangquan SUN2, Yiming LI1, Wei LI1, Xin ZHANG3, Hong LI3, Zhihai LYU1()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22年3月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与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所有受试者接受标准化康复方案:(1)基础运动功能重建(基于任务导向性训练理论框架设计,每次30 min);(2)软组织状态改善(蜡饼热敷治疗,温度52~55 ℃,每次30 min);(3)神经肌肉调控(低频电刺激治疗,频率1 Hz,脉宽100 ms)。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接受精准定位注射治疗:采用超声影像定位技术实时引导下,根据病情需要于腓肠肌(4~6 IU/kg),比目鱼肌、半腱肌、半膜肌(1~2 IU/kg)注射BTX-A(稀释浓度50 IU/mL)。系统治疗周期设定为6个月,其中注射干预在第0个月首次评估后完成。评估方法在基线期、治疗1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后随访时,由双盲评估团队通过:(1)肌肉张力动态评估:改良Tardieu量表(MTS)测量0°、V3速度下关节活动度;(2)运动功能进展: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维度D、E区评分;(3)生活参与度: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 治疗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两组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与MTS评分均呈进行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M与WeeFIM则呈进行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与12个月后观察组MTS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M与WeeFIM评分则较同期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痉挛型脑瘫儿童,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用于缓解其下肢痉挛是可行的,对其后期肌肉功能、粗大运动功能以及功能独立性的改善是有效的,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