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槟曦, 王雪峰, 谭春迎, 孟斌, 张秀英, 王雅文, 李卓. 山葡健脾颗粒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 14(4): 319-322. |
[2] |
张喜莲,马融. 中医儿科学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小儿癫痫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 11(3): 192-194. |
[3] |
罗银河,王孟清,蒋屏,谢静,李丽鹏.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 10(4): 366-368. |
[4] |
张桂菊,吴金勇,李璇,李凯峰. 以麻疹为例探究中医儿科学传染病授课方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 10(3): 265-267. |
[5] |
欧阳慧,侯江红. 浅谈小儿积滞体质调护[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6): 630-631. |
[6] |
张丽娜,李垠含,李乡南. 加强中医院校儿科临床技能实训的思考[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5): 522-525. |
[7] |
井欢,易佳丽. 浅淡现代教学方法在中医药院校儿科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4): 396-399. |
[8] |
郭亦男,孙丽平,温红娟,段晓征. 师承教育在中医儿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 6(5): 476-477. |
[9] |
马融,韩新民,张喜莲. 深化教材建设与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br# ——谈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编写特色[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 6(2): 180-182. |
[10] |
蒋锴,孙丽平. 关于中医儿科本科学生毕业实习的几点建议[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 6(1): 78-79. |
[11] |
张桂菊,潘月丽,马婷. 中医儿科学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体会[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 6(1): 80-81. |
[12] |
孙亚男,谢鑫,张丽雁,付能荣. Seminar教学法在儿科护理人际沟通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 5(6): 559-560. |
[13] |
喻闽凤,刘英,占科,刘英连,朱卫娜,刘艳红. 中医儿科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量化指标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 5(4): 374-375. |
[14] |
余惠平. 与内科同名的中医儿科病证教学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 5(4): 376-377. |
[15] |
冯海音,徐荣谦. 徐荣谦教授“从胆论治”小儿积滞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3, 5(2): 9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