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4-3865  CN 21-1569/R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1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4-25 上一期   
    敷胸散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沈红岩, 张秀英, 谭春迎, 尚涛, 孟斌, 穆婧雯, 田智帆, 鄂明欣, 王雪峰
    2025 (2):  93-98.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01
    摘要 ( 51 )   PDF(1055KB) ( 13 )  
    目的:评价敷胸散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妇幼保健院、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开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以敷胸散穴位贴敷。疗程7 d。比较两组患儿的疾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部体征(啰音)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为72%-22%(39/54),总有效率为92%-59%(50/5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50%-91%(28/55),83%-64%(46/5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咳嗽、喉间痰鸣、气促)缓解时间、肺部体征(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敷胸散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啰音吸收,改善咳嗽、喉间痰鸣、气促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Meta分析及GRADE评价
    武攀, 黄廷岳, 张占玲, 王雪峰
    2025 (2):  98-108.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02
    摘要 ( 41 )   PDF(7421KB) ( 6 )  
    目的:系统评价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国内外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所发表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追溯相关灰色文献。2名研究者分别独自进行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Meta分析及证据质量评价分别采用RevMan 5-4软件、GRADE系统进行。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共1 503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52例,对照组751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总有效率、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GRADE证据分级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咳痰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证据级别为低级;热退时间、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最大自主通气量)的证据级别为极低级。结论: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小儿咳嗽糖浆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作用机制
    周振华, 吴振起, 顾邺心, 李骄昌, 李美琪, 张希宁, 武美彤, 齐兆东, 林一辰
    2025 (2):  109-115.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03
    摘要 ( 29 )   PDF(2198KB) ( 11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小儿咳嗽糖浆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多源数据库进行系统性分析与预测。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活性成分,结合PubChem数据库进行结构验证,并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潜在作用靶点;同时借助OMIM、PharmGKB及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感染后咳嗽相关疾病靶点,通过Venn分析建立药物疾病共有靶点集;采用Cytoscape 3-8-2构建多维度相互作用网络模型,包括“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及STRING数据库衍生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从中筛选核心生物活性物质及关键靶蛋白。运用Metascape平台实现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可视化通路靶点网络。最后采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评估配体受体结合稳定性。结果:确定了小儿咳嗽糖浆的18种活性成分,并识别出273个药物疾病共同作用靶标。关键靶点主要涉及肿瘤蛋白p53(TP53)、蛋白激酶Bα(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细胞介素6(IL6)及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等核心调控节点。富集分析揭示其作用通路主要涉及恶性肿瘤相关信号转导(hsa05200)、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信号级联反应(hsa04151)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hsa05417)等生物过程。分子对接实验显示,关键药效成分与核心靶标间表现出良好的结合稳定性,其中海葱次苷A、刺芒柄花素与核心靶点AKT1、SRC的对接亲合度较高,显示出显著结合优势。结论:小儿咳嗽糖浆通过多成分调控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感染后咳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方面,本研究初步验证了该药物治疗感染后咳嗽的药理学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感染后咳嗽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柔肝宁静汤对抽动障碍大鼠纹状体内多巴胺系统和行为学的影响
    钟浩, 郝欧美, 赵雪, 张柯欣
    2025 (2):  116-121.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04
    摘要 ( 20 )   PDF(1088KB) ( 4 )  
    目的:观察柔肝宁静汤对抽动障碍大鼠模型纹状体内多巴胺的转运、代谢及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正常喂养,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溶液1周,同时复合慢性束缚悬吊持续3周。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柔肝宁静汤中药颗粒剂溶液,西药组予盐酸硫必利混悬液,对照组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每日药量按照10 mL/kg计算,持续3周。各组干预结束后,对各组进行刻板运动评分、行为学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高香草酸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转运蛋白表达。结果:(1)模型组刻板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刻板运动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旷场实验中,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的运动速度、总距离、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架十字实验中,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进入开臂次数比与开臂活动时间比均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模型组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多巴胺转运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多巴胺含量、多巴胺转运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纹状体中高香草酸含量高于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宁静汤可以促进抽动障碍大鼠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增加,改善情绪障碍,缓解抽动症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母乳中母乳低聚糖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研究进展
    李建英, 薛玲艳, 贺春兰, 赵玲莉
    2025 (2):  121-125.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05
    摘要 ( 36 )   PDF(1259KB) ( 3 )  
    母乳中的母乳低聚糖可有效促进婴儿肠道中有益细菌群的生长和定植,抑制病原菌的侵袭。通过改善婴儿肠道菌群组成,提高肠道菌群的丰度,维持婴儿肠道健康,增强婴儿的免疫系统,对肠道功能紊乱相关性疾病也有预防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几年母乳低聚糖与婴儿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母乳低聚糖在母体内受母体基因型等因素影响,进一步探讨母乳低聚糖对婴儿肠道菌群的促进作用,对更好还原母乳营养成分喂养和预防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源性外泌体运载不同miRNA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闫富丽, 高晶
    2025 (2):  126-132.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06
    摘要 ( 21 )   PDF(1074KB) ( 13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胎儿或新生儿在产程或出生后发生缺氧缺血而导致的脑部损伤,严重的情况可导致智力障碍、运动障碍,甚至死亡。外泌体作为细胞外囊泡的一种,已被证实具有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外泌体的这种治疗效果是通过内容物miRNA靶向不同靶基因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抑制神经元过度凋亡及自噬,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促进细胞增殖及活力,改善脑组织病理损伤及神经行为症状等发挥作用的。因此,外泌体运载miRNA在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系统损伤修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递质失衡在抽动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姜玲, 张迪, 刘英
    2025 (2):  132-136.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07
    摘要 ( 29 )   PDF(1040KB) ( 5 )  
    抽动障碍是一种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抽动障碍患者常常伴随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学习困难、焦虑和抑郁等合并症,这些问题不仅对儿童的学业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困扰。研究表明,抽动障碍的发生与神经递质失衡、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感染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神经递质在维持正常神经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抽动障碍患者的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失衡,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认知功能。深入研究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尤其神经递质失衡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病理过程,也为控制其症状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策略。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其对社会和家庭的负面影响。本文重点综述了神经递质失衡与抽动障碍发病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雪峰教授基于“木火刑金”理论治疗癔症发作喘证应用浅析
    李瑞雪, 王雪峰, 蔡壮
    2025 (2):  137-141.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08
    摘要 ( 35 )   PDF(1032KB) ( 3 )  
    癔症,现称功能性运动障碍,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多与心理、社会等因素相关。其发作时可出现中医学喘证所表现的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等临床表现,是本病发作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常因情绪变化发病。小儿脏腑功能较弱,更易受情志因素左右。本病发作时起病急,变化快,容易出现过度换气综合征,进而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等危急情况,威胁患儿身心健康。王雪峰教授依据中医脏腑辨证,以五行生克理论为总领,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生与肺肝密切相关,从古籍中溯源,基于“木火刑金”理论,在治疗时将内治法与外治法结合应用,采取疏肝解郁的根本治法,调理气机,以求肝肺升降有序、脏腑功能正常。本文通过追溯古籍对“木火刑金”理论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对情志类疾病导致喘息的机制诠释,进一步探究“木火刑金”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意义。并附典型医案一则,以期在中医疗法上对此类情志病合并肺系病的复杂疾病提供更深的理论与方药经验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脾斡旋法”在儿童疾病中的临床运用
    吴敏, 彭玉, 刘启艳, 孙海鹏, 吴昊, 陈颖钰, 黄敬
    2025 (2):  142-146.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09
    摘要 ( 24 )   PDF(1008KB) ( 3 )  
    脾主运化以脾升胃降气机正常为基础,其需与肝升肺降气机调顺相互为用,脾运有常能“斡旋”四脏气机,化生精气充养五脏。本文用“胃纳脾运以生精、脾主布化以化精、肺助脾气以散精、脾升肠降以输精”四个阶段概括了脾主运化的全过程,形成“脾主四精”学术思想,将水谷经胃受纳消化,到脾升清降浊,对所形成的气血精微物质再加工后布散、转输过程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从脾胃、肺肝、肺胃、肝脾气机的升降、转枢等方面入手,将“运脾斡旋法”用于调节脾胃、肝肺气机升降功能与小儿疾病的病机、病位与治法紧密结合,为其临床运用奠定了基础。小儿生理状态下脾常不足,脾胃易被饮食所伤,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小儿多脾病。“运脾斡旋法”一法之中包含运脾消积、运脾消痞、运脾疏肝降逆、运脾宣肺通窍等多种治疗方法,为综合治理之意,其能快速恢复脾主运化功能,亦促进脾“斡旋四脏”气机恢复,为治疗儿童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腺散结饮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医案举隅
    王各欢, 陈子琴, 张雪荣
    2025 (2):  146-149.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10
    摘要 ( 23 )   PDF(1698KB) ( 4 )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辨证治疗该病具有明显的特色及优势。张雪荣教授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经验丰富,立足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临证治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为主,兼以补益肺脾肾,标本同治。文章系统介绍了张雪荣教授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为中医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四君子汤为核心方从脾论治儿童矮身材经验
    李滢, 董涵宇, 董丹, 王雪峰
    2025 (2):  150-153.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11
    摘要 ( 21 )   PDF(987KB) ( 3 )  
    儿童矮身材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1 88SD)者,其中部分属正常生理变异。中医药治疗儿童矮身材目前已取得较显著疗效,董丹教授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喂养失司为儿童矮身材的主要病因,在临证中以滋生健脾为治疗原则,运用四君子汤为核心方治疗儿童矮身材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对董丹教授临证辨治儿童矮身材经验加以总结,以供读者参考。附医案1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地抑熟汤治疗女童性早熟的方证分析
    杨洋, 陈竹, 陈娜, 肖苹, 娄会, 冷家会
    2025 (2):  154-158.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12
    摘要 ( 32 )   PDF(1499KB) ( 4 )  
    二地抑熟汤是陈竹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当代小儿饮食特点所立,用于治疗女童性早熟之肝肾阴虚、脾虚夹湿化热证疗效颇丰,本文从性、位、势、证4个维度对二地抑熟汤进行全面分析。二地抑熟汤方性甘苦、寒凉,苦寒泻火,辛寒为制,甘寒凉润生津,能解阴虚火旺、湿热内盛之患;方位在肾及肝脾,可消肝肾之阴郁,解脾湿之困。方势为向上宣散,走中焦化湿清热理中,向下补肝肾之阴,上中下三焦同治,脏腑协调,气血阴液畅通流行。方证为肝肾阴虚、脾虚夹湿化热之证。二地抑熟汤治疗性早熟的现代药理机制包括抑制中枢、调节性激素、降糖、降脂等方面。本文通过对二地抑熟汤的方证进行分析,对其临床应用及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前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田兵, 孔一卜, 王永吉
    2025 (2):  159-163.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13
    摘要 ( 31 )   PDF(1017KB) ( 9 )  
    目的:观察苏前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痰邪蕴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中心门诊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痰邪蕴肺证)且无感染指征的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苏前止咳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咳嗽症状评分、免疫功能指标水平、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指标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及Fe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M、IgG、IgA及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前止咳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栀子胜奇散治疗儿童面部抽动经验
    陈敬茹, 隋晓慧, 张葆青
    2025 (2):  164-167.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14
    摘要 ( 21 )   PDF(1009KB) ( 4 )  
    近年来,抽动障碍发病率不断升高,因症状极易反复,影响患儿日常、学习生活,给患儿及家长造成极大困扰。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不错的疗效,特别是近年来,有不少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张葆青教授认为儿童面部抽动病位在“肝”,病机为“肝风内动”,又与心、脾、肺关系密切,治疗应以平肝息风为主,兼顾心、脾、肺。本文主要介绍张葆青教授运用栀子胜奇散加减治疗儿童面部抽动的临床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益脾消食汤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积滞60例临床观察
    包华, 方琪
    2025 (2):  168-172.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15
    摘要 ( 39 )   PDF(1017KB) ( 6 )  
    目的:评价益脾消食汤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积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东营市中医院收治的小儿积滞(脾虚夹积型)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醒脾养儿颗粒口服,观察组予益脾消食汤口服。均治疗2个疗程(14 d)后对主症(不思乳食、食量减少、脘腹胀满)、次症(恶心呕吐、神疲肢倦、面色萎黄、大便不调)进行量化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愈显率为9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各主症及次症积分、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脾消食汤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积滞,疗效确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城郊区1 479例3~14岁儿童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辛晓卉, 李敏, 王亚晶, 李发军, 邱小金
    2025 (2):  173-178.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16
    摘要 ( 29 )   PDF(1043KB) ( 3 )  
    目的:调查北京市城区、郊区3~14岁儿童中医体质类型,并从区域、年龄、性别3个维度探索其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4月16日至2022年6月30日北京市东城区、密云区两所幼儿园的3~6岁儿童及同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招募的3~14岁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前期研究自制的《3~6岁儿童中医体质量表》和《7~14岁儿童中医体质量表》,通过微信程序及现场调查对北京市城、郊区的3~14岁儿童进行中医体质调查,从性别、年龄、区域3个维度分析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结果:收集有效问卷1 479份,其中男821例,女658例;3~6岁910例,7~14岁569例。(1)儿童中医体质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特禀质(44.9%,664/1 479)、阴虚质(42.5%,629/1 479)、阳热质(40.6% 601/1 479)、平和质(29.3%,433/1 479)、气郁质(23.4%,346/1 479)、气虚质(14.3%,211/1 479)、阳虚质(11.6%,172/1 479)、湿热质(10.3%,152/1 479)、痰湿质(6.5%,96/1 479)、血亏质(3.9%,22/569);(2)城郊区儿童各体质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年龄段划分,7~14岁(学龄期)儿童平和质占比为33.4%(190/569),高于3~6岁(学龄前)儿童26.7%(243/910),阴虚质、湿热质及阳热质占比分别为29.2%(166/569)、7.9%(45/569)、32.7%(186/569),均低于3~6岁(学龄前)儿童50.9%(463/910)、11.8%(107/910)、45.6%(415/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按性别划分,男童特禀质占比为49.2%(404/821),高于女童39.5%(260/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市1 479例3~14岁儿童中医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其中特禀、阴虚、阳热体质占比较高。年龄、性别因素均与北京其中医体质分布具有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周赛君, 宋青青, 杨美玉
    2025 (2):  178-183.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2.017
    摘要 ( 33 )   PDF(1107KB) ( 4 )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肺部感染组29例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组227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模型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2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部感染率为11.33%(29/256),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心功能分级≥Ⅲ级、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间>150 min为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准曲线显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一致性,C index指数为0.832[95%CI(0.816 0.859)],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35,0.898)],说明本研究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和区分度。结论:根据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筛选术后肺部感染高风险患儿,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