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4-3865  CN 21-1569/R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1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4-25 上一期    下一期
    中成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Meta分析
    张喜莲, 郦涵, 马融, 闫海虹, 戎萍, 尹贵蕾,
    2022 (2):  93-100. 
    摘要 ( 7 )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成药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WanFang)和维普(VIP)数据库。由2位研究者依照纳排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对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估。提取文献的原始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文献数据整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51篇中文文献,研究质量均偏低。Meta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方面:中成药单用或联用西药治疗儿童流感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西药(P<0.000 01)。(2)安全性方面:口服中成药治疗儿童流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西药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成药注射液治疗儿童流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西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结论 基于目前的证据,中成药治疗儿童流感疗效确切,口服中成药安全性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据挖掘的抗流感病毒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鲁玉强, 付琳, 郝玉麒, 丁辉, 石曌玲, 李如英, 张国成,
    2022 (2):  101-105. 
    摘要 ( 12 )  
    目的 整理总结核心期刊等高质量期刊中关于抗流感病毒中药的用药规律,为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提供中药指导。方法 以“中药”“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为主题词,检索CNKI、VIP、WanFang等数据库,筛选核心期刊中的相关文献并整理其选方用药。运用Excel 2010、古今医案云平台、SPSS Modeler 18.0、SPSS 22.0等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索到核心期刊1 131篇,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135篇,共计109个中药组方,170味中药,出现总频次为1 655次。出现频次最多的3味药为甘草、金银花、连翘;药物功效前三类主要分为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清热泻火;药物药性多寒、温、平;药味多为苦、甘、辛;十二归经上多属肺、胃、心、脾、肝经;关联规则得到20个配伍药对,荆芥-连翘、荆芥-金银花、牛蒡子-金银花等;聚类分析得到4个新方。结论 抗流感病毒中药用药具有一定规律性,为防治流行性感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川崎病与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相关性探讨
    许敏, 吴晓云, 刘春荣,
    2022 (2):  106-109. 
    摘要 ( 8 )  
    目的 通过分析川崎病合并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川崎病病因认识。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57例,依据是否合并流感病毒感染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为川崎病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者,对照组为川崎病不合并流感病毒感染者。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沉、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及冠状动脉受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CRP、血沉、ALT、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合并流感患儿对首次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率、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结论 川崎病的发生可能与流感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NA-126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3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王珺, 张广超, 陈丹, 孙晓敏,
    2022 (2):  110-114. 
    摘要 ( 8 )  
    目的 探讨miRNA-126与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的临床进展分为急性期组(n=42)与缓解期组(n=38);同期选取健康体检的儿童40例为对照组。qRT-PCR法检测3组受试儿外周血中miRNA-12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UNX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哮喘组患儿miRNA-126与RUNX3水平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miRNA-126及RUNX3在哮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缓解期组与急性期组的miRNA-126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RUNX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急性期组miRNA-126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RUNX3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组(P<0.05);miRNA-126与RUNX3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miRNA-126与RUNX3诊断哮喘的AUC分别为0.933,0.847,诊断哮喘临床分期的AUC分别为0.696,0.798。结论 miRNA-126与RUNX3可能协同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哮喘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潜在辅助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迁移蛋白B1参与儿童癫痫发生机制及中医药干预进展
    陈汉江, 张喜莲, 戎萍, 马融,
    2022 (2):  115-119. 
    摘要 ( 9 )  
    癫痫的防治策略已经由控制癫痫发作向控制癫痫发生前移。癫痫发生是癫痫的萌芽和前期阶段,是癫痫形成的“时间窗口期”,也是药物干预的最佳阶段。神经元损伤与免疫炎症是癫痫发生的基本特征,免疫炎症参与儿童癫痫发生的全过程。研究发现抑制早期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 α等)并不能阻止癫痫发生,近年来晚期炎症因子高迁移蛋白 B1(HMGB1)在癫痫发生中的特殊地位越来越被重视。在功能上,HMGB1存在细胞内基因调控和细胞外促炎的两种不同功能。抑制 HMGB1的转胞易位是调控其功 能 的 关 键。HMGB1 通 过 两 个 经 典 的 转 导 通 路 激 活 下 游 免 疫 反 应:HMGB1-RAGE 轴 和HMGB1-TLRs轴。中药主要通过 HMGB1/TRL4/NF-κB通路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干预癫痫发生的进程。本文从 HMGB1的源流、结构、功能、释放形式、信号通路、抑制剂及中医药干预的概况进行综述,为中医药干预 HMGB1及癫痫发生提供文献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睡眠障碍患儿脑内神经递质的研究现状
    柳佳彤, 吴琼, 王华,
    2022 (2):  120-122. 
    摘要 ( 8 )  
    睡眠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睡眠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与神经系统发育、学习及记忆功能密切相关。而睡眠医学中,儿童神经科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常常作为共患病的发生,对儿童对认知、情感、生长发育等多方面造成损害。睡眠障碍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为神经递质的改变。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当其含量的变化超过生理范围时,就会发生病变,出现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本文着重介绍睡眠障碍相关神经系统的研究机制及现状,提高对睡眠障碍的评估及干预水平,优化疾病管理,改善患儿的睡眠情况,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相关基因及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赵立科, 张茂霞, 马宏,
    2022 (2):  123-126. 
    摘要 ( 7 )  
    目的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而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其主要临床特点。该病在激素治疗下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痊愈,但仍有20%的患儿出现激素抵抗,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基因方面的改变易导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RNS)的发生。对SRNS相关基因及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有利于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并指导临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
    宋文生, 林琳, 徐纯鑫,
    2022 (2):  127-130. 
    摘要 ( 7 )  
    目的 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PT训练、作业疗法、推拿、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均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进行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及Carroll手功能实验量表评定,比较两组患儿上肢功能疗效的差异。结果 3个月治疗后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中抓握、视觉运动及Carroll手功能试验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婴幼儿腹泻中的临床分析
    郭旭, 周少明, 陈沫先,
    2022 (2):  131-134. 
    摘要 ( 6 )  
    目的 研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在婴幼儿迁延性和慢性腹泻中的患病率,同时分析婴幼儿SIBO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7年4月11日至2019年4月10日我院住院部消化内科收治的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婴幼儿110例。应用乳糖氢呼气试验作为SIBO的诊断方法。结果 乳糖氢呼气试验阳性率为9.09%(10例);SIBO阳性患儿与SIBO阴性患儿比较,阳性患儿黏液便少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便次数、腹胀、呕吐、哭闹情况、脱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儿贫血发生率、生长迟缓率、乳糖吸收不良发生率均高于阴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儿给予益生菌治疗及去乳糖奶粉喂养后,出院时8例症状缓解,1例无明显缓解。结论 SIBO在婴幼儿腹泻中较常见,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异性,易出现水样便、贫血、生长迟缓、乳糖吸收不良,益生菌治疗及饮食调整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1例新生儿先天性气管狭窄临床分析
    张婷, 李鑫, 李明, 谭力, 王霖, 叶冬梅,
    2022 (2):  135-137. 
    摘要 ( 7 )  
    目的 分析11例先天性气管狭窄(CTS)的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CTS病例11例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CTS的相关诊疗方案。结果 11例CTS患儿中,男8例,女3例;由纤维支气管镜确诊6例,胸部CT(含气道重建)确诊5例。10例CTS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地青紫及呼吸困难,10例伴有其他部位发育异常,以喉软化和心脏畸形为主,3例胸部CT显示肺部弥漫性炎性渗出,2例合并肺实变,2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出现颅内出血。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及CT对CTS有确诊意义,合并CTS的新生儿多合并其他发育异常、肺部影像学表现较重。气管狭窄病例轻症主要为内科保守治疗,症状明显需考虑手术治疗,Slide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而气管支架前景较为广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不同时机支气管镜干预临床研究
    严秋丽, 郝创利,
    2022 (2):  138-141. 
    摘要 ( 7 )  
    目的 了解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不同时机支气管镜干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住院期间诊断RMPP患者142例,根据支气管镜干预时间,分为早期组(病程5~10 d)、中期组(病程11~15 d)、晚期组(病程≥16 d),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组患者支气管镜干预前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炎症指标、胸部影像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早期组的住院时间、总热程、咳嗽消失时间、胸部影像学吸收时间均短于中期及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在RMPP患儿中,支气管镜干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2)早期干预支气管镜可缩短患者住院、发热、咳嗽消失时间,促进胸部影像学吸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肠营养管联合近端肠折叠术治疗先天性空肠闭锁的效果观察
    孙忠源, 刘会锋, 邵雷朋, 王献良,
    2022 (2):  142-145. 
    摘要 ( 7 )  
    目的 探究空肠营养管联合近端肠折叠术对先天性空肠闭锁患儿肠功能恢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先天性空肠闭锁患儿11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肠管端端吻合术基础上联合近端肠折叠术,术后全静脉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空肠营养管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肠功能恢复(术后全静脉营养持续时间、经口喂养时间、经口喂养达40 mL/3 h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营养状况(术后15 d及30 d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生长发育(身长周增长及体质量周增长),再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全静脉营养持续时间、经口喂养时间、经口喂养达40 mL/3 h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5 d和30 d前白蛋白水平和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身高增长和体质量增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再手术发生率和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肠营养管联合近端肠折叠术通过更早恢复先天性空肠闭锁患儿肠功能和营养状态,促进生长发育,且不增加并发症和再次手术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性瘫痪患儿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赖雯雯, 黄婷, 张燕娜, 陈艳琳, 杨芳, 王文丹, 李丽,
    2022 (2):  146-149. 
    摘要 ( 7 )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Z评分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深圳市罗湖妇幼保健院52例脑瘫患儿的营养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因素、孕时产时因素、产后因素、喂养情况、疾病情况等因素与脑瘫患儿营养不良做相关分析,以筛选出与脑瘫患儿营养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脑瘫患儿,其中营养不良27例(51.9%)。单因素分析发现,父母生育年龄、吞咽障碍、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评分均是脑瘫患儿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吞咽障碍(OR=5.093,95%CI=1.132~22.905)、GMFCS(OR=1.930,95%CI=1.209~3.079)是脑瘫患儿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瘫患儿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可根据脑瘫患儿营养不良的高危因素情况,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从而改善脑瘫患儿营养健康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后抑郁对婴幼儿心理行为及智能发育的影响
    何雪梅, 刘芸, 苏杭, 王静, 王敏, 尹树月,
    2022 (2):  150-153. 
    摘要 ( 7 )  
    近年来产妇的心身健康日益受到重视,产后抑郁不仅影响产妇身心健康,也会对婴幼儿的心理行为及智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阐述了产后抑郁对婴儿情绪、行为、气质、睡眠的影响,以及产后抑郁对幼儿智能、情绪、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回应性照护或可改善产后抑郁对儿童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理论,为产后抑郁母亲的婴幼儿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期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运动功能及发育水平的影响
    胡智聪, 常晓丹, 贾小杰,
    2022 (2):  153-156. 
    摘要 ( 7 )  
    目的 探究急性期感觉统合训练辅助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肢体运动能力及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形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肢体功能障碍预防干预措施,观察组增加急性期感觉统合训练,对比两组患儿临床康复时间、肢体运动功能、发育水平。结果 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时间、退热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干预3个月末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分、丹佛智力发育量表(DDST)评分、视觉运动和抓握评分水平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期感觉统合训练联合肢体功能障碍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缩短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调节临床康复时间,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调控发育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郭静, 金娟, 康文清,
    2022 (2):  157-160. 
    摘要 ( 6 )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生后6~24 h的HIE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00 U/(kg·次),每周3次,疗程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全身亚低温治疗,时间72 h。所有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 d后行aEEG监测,同时在生后3 d、5 d、7 d进行神经学评分,生后7 d、14 d、28 d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生后3、6个月进行发育商测定。结果 观察组治疗3 d后aEE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生后3 d的神经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后5 d、7 d的神经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生后7 d、14 d、28 d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生后3个月和6个月的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HIE生后6~24 h开始给予的延迟全身亚低温治疗能促进HIE患儿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种感觉刺激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权利, 席慧芳, 王乐,
    2022 (2):  160-163. 
    摘要 ( 7 )  
    目的 探究多种感觉刺激对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我科收治的伴吞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0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直接摄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冷刺激、手法机械刺激、主被动训练等多种感觉刺激,20 d后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儿吞咽障碍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为94.55%(52/55),高于对照组79.63%(4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SA和DDS评分低于对照组,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种感觉刺激对病毒性脑炎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治疗效果确切,能够通过兴奋感觉神经纤维,提高咽部反射能力,缓解肌群紧张等机制改善吞咽功能障碍,增强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外洗与护理干预对60例婴幼儿湿疹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长婷, 王红娟, 肖和印, 赵秋华, 张文艳, 张艳坤, 郭凯,
    2022 (2):  164-168. 
    摘要 ( 9 )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配合护理干预对婴幼儿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就诊我院儿科门诊的湿热浸淫型湿疹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外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疗程14 d。观察两组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皮炎家庭影响调查表及饮食、睡眠程度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身皮损面积积分、瘙痒程度积分、睡眠、食欲、烦躁、腹胀、便溏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皮炎家庭影响情况积分为(8.93±3.86)分,低于对照组(20.52±3.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洗配合护理干预对湿热浸淫型婴幼儿湿疹,能明显减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食欲及睡眠,提高家长及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素梅教授运用温热药物治疗小儿神志类疾病经验
    韩枝彤, 陈自佳, 王素梅, 吴欣瑜,
    2022 (2):  168-171. 
    摘要 ( 11 )  
    中医儿科历来就有“纯阳”与“稚阴稚阳”的学派之争,治疗也有“偏凉”和“偏温”之别。王素梅教授认为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往往表现出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两面性,因此,“纯阳”与“稚阴稚阳”两种观点仅为出发点不同,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均对辨证施治有指导意义,不可强调某个侧面而持割裂之议。故临床用药不避温药,或温敛肾阳,健脾化痰开脑窍;或甘温益气,化痰息风止抽动;或温潜脾肾,宁心安神平多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贾六金教授治疗鼻鼽经验探析
    刘娜, 骆雯雯, 贾六金, 袁叶,
    2022 (2):  172-174. 
    摘要 ( 8 )  
    贾六金教授治疗鼻鼽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创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方式。并将该病分为五型:常年发作型、常年发作,季节性加重型、季节性发作型、合并鼻窦炎发作型、合并哮喘发作型。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分为肺气不足、肺脾气虚、风热鼻鼽、风寒鼻鼽、肺气虚寒、肺胃热盛等证型,以苍耳子散为基础方加减用药,疗效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灸加电针改善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程显丹,
    2022 (2):  175-177. 
    摘要 ( 7 )  
    目的 观察针灸加电针在提高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作业疗法,每日2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灸加电针治疗,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 d。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精细运动评分、适应能力评分;两组适应能力、精细能力的相当月龄;两组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结果 两组精细能力平均分、适应能力平均分、精细能力及适应能力相当月龄、FMFM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加电针结合作业疗法与单纯进行作业疗法能更好地提高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上肢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脾胃学说与胃肠激素相关性探讨
    张晔, 程燕,
    2022 (2):  178-181. 
    摘要 ( 7 )  
    小儿脾胃学说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完善,从生理、病理方面阐述了小儿脾胃的特点,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对于儿科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小儿先天“脾常不足”,家长错误的喂养、调护方式会加重脾胃失调,导致小儿脾胃虚弱相关疾病的发生。脾胃虚弱,脾失健运与小儿功能性胃肠疾病密切相关,胃肠激素分泌紊乱是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一,因此从胃肠激素角度探讨小儿脾胃虚弱相关疾病,理解小儿脾胃学说与胃肠激素的关系,不仅为小儿脾胃学说提供更多现代医学证据,对于拓宽小儿疾病治疗思路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融教授运用调和阴阳法治疗小儿癫痫的经验
    王军, 马融,
    2022 (2):  182-184. 
    摘要 ( 8 )  
    马融教授将癫痫病机从阴阳根本进行分析,认为诱因引动阴阳失调致使气血逆乱是癫痫的根本病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各种病因导致阴阳失调,时而遇得可加剧阴阳失调的诱因,则气血逆乱,发为癫痫。临证尤其重视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所表现出的阴阳失调特点,拟“调和阴阳法”治疗小儿癫痫。此法既可减少癫痫发作,又可提高患儿日常生活的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