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4-3865  CN 21-1569/R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张葆青教授运用审平汤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经验
    邹芷芸, 隋晓慧, 张葆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3): 258-26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3.016
    摘要368)      PDF(pc) (1012KB)(17)    收藏
    抽动障碍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不同程度影响患儿日常学习生活,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中医治疗本病渐显优势。本文介绍张葆青教授运用审平汤加减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经验。审平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为卯酉之年运气主方。张葆青教授认为小儿抽动障碍病位在“肝”,与心、肺关系密切,治疗应当在平肝风的基础之上,兼顾心肺。张教授结合天干之运及六气具体气候加减灵活运用审平汤,在治疗小儿抽动障碍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后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矮身材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及展望
    俞建, 王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72-376.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2
    摘要316)      PDF(pc) (1076KB)(259)    收藏
    身材高矮受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多因素影响,涵盖孕产期至青春期的各个阶段。本文基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系统综述了临床矮身材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及中西医诊疗干预策略,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营养调配、运动锻炼和睡眠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干预,科学应对儿童生长发育,尤其是身材高矮问题。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儿童身高增长速度,还能全面调理儿童体质偏颇,提升儿童整体健康水平。本文旨在为未来矮身材及偏矮身材的临床应对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儿童咽炎、扁桃体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王雪峰, 尚云晓, 熊磊, 张建华, 秦艳红, 刘长山, 张葆青, 曹玲, 许华, 王力宁, 杨男, 李淼, 杨运刚, 张秀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99-40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9
    摘要289)      PDF(pc) (1047KB)(363)    收藏
    咽炎、扁桃体炎是儿童期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春秋季节高发,可分为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期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严重者可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慢性期因未得到良好的治疗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咽炎及扁桃体炎会导致儿童出现声音的改变。目前能够有效治疗儿童咽炎、扁桃体炎的西药较少,主要以抗生素类药物为主,中药用于清咽利喉的药物种类虽然很多,但西医儿科医生对中药的选择、辨证及应用尚不规范。因此,探讨儿童咽炎、扁桃体炎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尤为重要。本共识首先系统梳理了儿童咽炎、扁桃体炎的中西医认识;其次对其分期、病因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了论述;再次明确了其诊断标准;最后重点对儿童咽炎、扁桃体炎中西结合治疗原则、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本共识为中西医儿科医生,尤其是西医医生提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进一步规范了中西医药物的合理选择及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月华, 谢媛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4): 301-30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4.006
    摘要280)      PDF(pc) (1073KB)(200)    收藏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精神致残率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ASD的病因不明,尚无特效药及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国际主流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行为干预与教育改善其核心症状,辅助药物治疗改善共患疾病。近年来,中医在ASD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不断深入,中医疗法在改善ASD核心障碍及共患病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本文对近年来中医学在ASD领域的探索进行综述,为中医治疗ASD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关注矮身材儿童的规范化诊疗
    罗小平, 吴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69-37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1
    摘要267)      PDF(pc) (1010KB)(240)    收藏
    矮身材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儿童内分泌专科常见的疾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变化时期,且矮身材的病因繁杂,漏诊、误诊、干预不足或过度干预等现象始终存在,需要强化规范化诊疗。本文讨论了儿童矮身材临床诊疗中面临的挑战,特别强调矮身材的诊疗一方面要做到精准诊断,寻找病因,另一方面治疗上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做到个体化治疗。与此同时,对未来矮身材的诊疗方向进行展望,对进一步规范化矮身材的诊疗行为提出建议,以期为临床医生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王雪峰, 吴捷, 龚四堂, 熊磊, 江米足, 王宝西, 许华, 彭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6): 461-46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6.001
    摘要264)      PDF(pc) (1049KB)(342)    收藏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临床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由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定义和症状谱的不断改变,导致其在诊治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为规范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治,切实解决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中的临床问题,故制定本指南以指导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规范诊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儿童矮身材的中医认识及辨证施治
    王雪峰, 张秀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80-38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4
    摘要262)      PDF(pc) (1026KB)(446)    收藏
    矮身材患儿因矮于同龄儿童,可能出现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并对未来的学习、生活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可以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状态,在本病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首先对矮身材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中医对其系统地论述首见于王雪峰教授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其次对矮身材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凝练,其病因不外乎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病位在脾、肾,与心、肝、肺密切相关,病性多属虚。病机本质为五脏不足,精气亏虚。再次确定了扶脾益肾,兼顾他脏的基本治法;其中补肾养肝法适用于肝肾阴虚,筋骨失养者;扶脾健胃法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滋肾清心法适用于心肾亏虚,水火失济者;健脾补肺法适用于肺脾两虚,子盗母气者;温补肾阳法适用于肾阳不足,温煦失司者。最后提出了多维调护,未病先防的调护策略,矮身材患儿应注意营养搭配均衡,适度增加运动,合理安排睡眠,顺应四时调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儿童性早熟及身高受损的中医治疗经验及思考
    熊磊, 贺喜盈, 曹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77-37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3
    摘要252)      PDF(pc) (1016KB)(312)    收藏
    性早熟临床表现为第二性征提前发育,可引起生长速率增快、骨骼成熟迅速、骨骺闭合过早等,如不及时干预易引起患儿成年后矮身材、增加内分泌疾病罹患风险。西医治疗本病首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显著抑制性发育进程,但在患儿身高获益方面尚有争议。中医药疗法已被研究证实在改善患儿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延缓性腺发育和改善身高受损、增加成年终身高方面安全有效。熊磊教授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肾阴亏虚、相火妄动,治当滋阴培本,降火清源。同时,对伴见肝经郁热者,佐以疏肝泻火之法;对痰湿内蕴者,佐以健脾化痰之法;对中焦失和者,佐以健脾和胃之法。针对快速进展型患儿,可联合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针对生长发育迟缓、身高受损患儿,应当考虑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尽可能使其身高获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中医外治法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王力宁, 孙克兴, 梁艺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84-38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5
    摘要252)      PDF(pc) (1006KB)(340)    收藏
    矮身材与偏矮身材归属于中医的“五迟”“五软”范畴,中医药学认为其病机为脾肾亏虚,旁责于心肝。中医外治疗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独具特色的自然疗法、绿色疗法,在辅助治疗矮身材与偏矮身材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综述了小儿推拿、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对矮身材与偏矮身材儿童的调治方法及作用机制,以期指导临床对矮身材儿童进行早期适时干预,改善患儿脏腑功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叶伟成教授运用徐氏儿科健脾化痰散结理论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
    周君慧, 赵鋆, 叶伟成, 崔晨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4): 339-34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4.014
    摘要250)      PDF(pc) (1040KB)(148)    收藏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多,目前临床上首选手术治疗,但手术后容易复发且常并发腺样体面容、分泌性中耳炎,严重者会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并发症,久之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叶伟成教授运用徐氏儿科健脾化痰散结法治疗腺样体肥大,运用二陈汤健脾化痰,加用夏枯草等散结药物,临床疗效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儿童特应性皮炎(湿疹)中医药干预方案专家共识
    赵鋆, 马春艳, 邓丹, 吴力群, 张慧敏, 赵霞, 叶青艳, 朱盛国, 姚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3): 185-19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3.001
    摘要249)      PDF(pc) (851KB)(144)    收藏
    儿童特异性皮炎是3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反复发作的瘙痒和皮损影响患儿生活质量。为进一步加强儿童特应性皮炎中医干预的临床运用和推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牵头制定了该共识,意在为中医儿科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更好地为广大患儿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中医外治法治疗儿童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刘文, 关丽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410-41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11
    摘要219)      PDF(pc) (1030KB)(247)    收藏
    儿童睡眠障碍已逐渐成为儿童常见病之一,睡眠质量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中医外治法因其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易被家长接受,在治疗儿童睡眠障碍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系统梳理了针对儿童睡眠障碍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穴位贴敷、推拿以及经颅磁治疗等)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和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婴幼儿肌张力低下的康复评估与治疗进展
    徐浩繁, 钟增泉, 赖燕媚, 李威, 张欣, 历虹, 杨帆, 李翌鸣, 吕智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414-41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12
    摘要218)      PDF(pc) (1091KB)(324)    收藏
    婴幼儿肌张力低下伴发育迟缓是全面发育迟缓的早期症状和敏感体征,是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之一,且发病率较高。根据神经肌肉损害和累及的部位,将肌张力低下分为中枢性、外周性和混合性3个类型。在进行肌张力低下的病因学诊断基础上,进行临床评估、康复评估。康复评估包括运动发育水平评估、发展性评估、交流能力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理论框架下,采用促进抗重力姿势发育的运动治疗、中医康复、神经肌肉电刺激、肌内效贴、辅助支具等方法提高功能,以功能为导向,以不断提高活动和参与能力为目标,通过使用康复辅具等环境因素改造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秦艳虹教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探析
    张民杰, 秦艳虹, 张素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455-45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20
    摘要217)      PDF(pc) (1030KB)(80)    收藏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近些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生活习惯的变化及社会压力的增大,儿童CVA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对患儿的身心发育及社会活动造成了较大影响。现代医学治疗CVA疗效确切,但用药疗程较长、患儿依从性低,显著增加了副作用。中医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明显优势。秦艳虹教授认为CVA的发生为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邪以风邪为主导,内因多责之于小儿肺脾不足,病机关键为风痰内伏、肺气上逆,病理因素以风、痰、气为主,治疗上强调疏风化痰理气,自拟“止咳汤”加减治疗。由于CVA病程较长,不同时期病理侧重不同,临证时强调分期论治,发作期时以祛邪为主,恢复期以补虚祛邪并用,疗效显著,深受家长认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渐进性抗阻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活动和参与能力的影响
    宋凡旭, 赵宏博, 庞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4): 277-28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4.001
    摘要215)      PDF(pc) (1073KB)(16)    收藏
    目的 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层面下,探讨渐进性抗阻训练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活动和参与能力的影响,为提高脑瘫儿童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1~12月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渐进性抗阻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每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给予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中文版残疾儿童能力评定量表(PED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活动的游戏性检查表(TOP)评定,评估两组儿童活动和参与能力。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Wee-FIM、PEDI、ADL和TO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性抗阻训练可有效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儿童的活动和参与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从精准医疗看儿童青少年肥胖治疗的个体化干预策略
    李平, 杨凡, 刘瀚旻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5, 17 (1): 1-7.   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1.001
    摘要204)      PDF(pc) (1165KB)(231)    收藏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其高体质量反弹率与代谢并发症风险凸显传统干预策略的局限性。本文系统综述了精准医疗背景下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个体化干预策略,突破传统“一刀切”模式,整合多组学技术与智慧化管理手段,提出多维度精准干预框架。首先,基于基因组学、影像组学及肠道宏基因组学等多模态数据,构建精准诊断与评估体系,识别遗传易感性、代谢表型及微生物特征,为分层干预奠定基础。其次,结合遗传风险评分、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肠道菌群靶向疗法,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基因导向策略是通过多基因风险评估优化饮食结构;表观遗传干预是利用营养素(如甲基供体、短链脂肪酸)调控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逆转代谢紊乱;微生物群重塑则通过益生菌、合生元等改善能量代谢平衡。进一步,依托人工智能与可穿戴设备实现多场景动态监测,协同营养学、运动医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团队,形成“医院-家庭-社区”联动的智慧管理模式。尽管精准医疗为儿童肥胖治疗提供了突破性方向,仍需解决生物标志物验证、数据整合及长期疗效评估等挑战。本文为提升干预有效性与持久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强调未来需融合跨学科创新技术,推动儿童肥胖管理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马晓丹, 高文丽, 王娇娇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444-44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18
    摘要193)      PDF(pc) (1066KB)(64)    收藏
    目的:探索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ARTI患儿10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治疗)52例,对照组(头孢呋辛治疗)51例。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47/52),显著高于对照组70.6%(3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咽干、流涕、胸痛等多项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含量均减少,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免疫功能Th1与Th1/Th2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Th2均减少,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ARTI的效果更好,可加快症状消退,缓解机体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平衡,且安全可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中药治疗抽动障碍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钟明秀, 张迪, 刘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4): 305-30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4.007
    摘要190)      PDF(pc) (1065KB)(20)    收藏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抽动障碍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成为目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西医针对抽动障碍的治疗,主要以多巴胺类、中枢性α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为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不良反应使部分儿童不能耐受。中医药立足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抽动障碍的防治中安全性和疗效都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中药中单味药、药对和复方都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调节作用,其与现代理论网络药理学的核心思想一致,所以,网络药理学方法正逐渐地被中医药研究其作用机制所接纳及采用。本文就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抽动障碍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及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抽动障碍研究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单纯性肥胖的炎症发生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牛昶淼, 燕小宁, 殷永凯, 梁莉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404-40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10
    摘要186)      PDF(pc) (1081KB)(238)    收藏
    单纯性肥胖是指人体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从而以脂肪形式积聚于机体内,临床主要表现为肥胖,可伴有糖脂代谢异常及内分泌紊乱。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卫生问题。单纯性肥胖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其发生机制与机体内的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巨噬细胞极化密切相关。对于本病,中西医均具有其干预和治疗手段,但现代医学认为对肥胖的治疗是结合饮食营养结构调整、运动、精神心理及药物的综合治疗,对患者的执行和依从性要求较高,而药物也有明显的副作用。中医对肥胖症有独特的理论认识,中药治疗也有其独特优势。本文将对单纯性肥胖的脂肪组织炎症发生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中医药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的Meta分析
    吴依师, 张秀英, 李兆洋, 王雪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425-43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14
    摘要184)      PDF(pc) (2283KB)(198)    收藏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与单纯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在儿童特发性矮小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从建库到2024年9月30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应用软件RevMan 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病例1 756例,其中观察组873例,对照组8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中医药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在提高总有效率,患儿身高、体质量、生长速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水平均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结论:中医药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疗效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