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4-3865 CN 21-1569/R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导航切换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征订
政策制度
数据库收录
联系我们
English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下载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浅谈脏腑图点穴之要穴——阑门穴
杜君威,侯秀刚,孙潇君,程红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 10 (
2
): 122-12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8.02.009
摘要
(
2811
)
PDF(pc)
(387KB)(
332
)
可视化
收藏
脏腑图点穴是根据经络穴位和脏腑部位,用点穴方法,从脏腑治疗着手,调理脏腑,恢复脏腑功能的一种疗法。阑门穴是其腹部和任脉点穴的主穴,无论虚实各症,必须首先放通此穴。阑门穴作为调顺全身气机的枢纽,是脏腑图点穴的一个标志性特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马忠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 8 (
3
): 327-32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6.03.027
摘要
(
2267
)
PDF(pc)
(357KB)(
17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150例小儿肺炎患儿为观察对象,按入院编号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两组均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不仅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氨溴索口服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黄占克,李维丽,蔡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 8 (
3
): 304-306.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6.03.018
摘要
(
2020
)
PDF(pc)
(359KB)(
16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小儿咳喘灵颗粒与氨溴索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儿入院确诊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2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均用时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小儿咳喘灵颗粒与氨溴索口服液联合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4.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魏薇,李婷,郭铁建,张成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 10 (
1
): 53-5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8.01.015
摘要
(
2007
)
PDF(pc)
(419KB)(
13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所致咳嗽症状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小儿支气管炎所致咳嗽患儿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小儿肺咳颗粒及氨溴特罗口服液,7 d为1个疗程,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止咳时间。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43/46),显著高于对照组79.1%(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止咳时间为(4.32±2.79)d,显著低于对照组(6.03±3.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氨溴特罗口服液对小儿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有显著疗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疗效观察
姚婷新,廖亦男,谷芬,于四景,尹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7, 9 (
5
): 427-42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7.05.020
摘要
(
1718
)
PDF(pc)
(425KB)(
41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诊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3%(49/61),显著高于对照组63.9%(3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咽部疱疹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热程和疱疹消退及进食时间,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
中国城市儿童性早熟现状的调查研究
朱迪卿,朱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 8 (
1
): 100-102.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6.01.036
摘要
(
1620
)
PDF(pc)
(502KB)(
34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国内城市儿童性早熟现状进行调查,为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并推动儿童性早熟的临床规范化和个性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2014年3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城市儿童性早熟现状调研”活动。调研共收集来自全国10余省市的2 687份问卷,其中1 714份问卷纳入统计分析。
结果调查人群大多分布在全国10个主要省市,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湖北等;调查患儿以女童为主,其男女比例约1∶16。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的患者占75.79%(1 299/1 714);调查中初次诊断为中枢性性早熟患者占88.91%(1 524/1 714)。调查患者的骨龄为(10.00±1.77)岁,高于实际年龄(8.29±1.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次诊断为CPP的患者的骨龄为(10.11±1.70)岁,高于实际年龄(8.35±1.57)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国内城市儿童性早熟就诊患者的年龄偏大,为防止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最佳的干预和治疗时机,应引起对疾病筛查的高度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
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临床观察
靳松丽,郭莹莹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 10 (
3
): 226-22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8.03.013
摘要
(
1345
)
PDF(pc)
(400KB)(
10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西医结合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腹泻病患儿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推拿治疗,3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5%(63/66),优于对照组81.8%(5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确切,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难治性喘息中的应用
孟燕妮,陈艳萍,李秀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7, 9 (
4
): 327-33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7.04.017
摘要
(
1319
)
PDF(pc)
(513KB)(
22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82例难治性喘息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积极寻求其病因诊断。
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因难治性喘息而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8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纤维支气管镜检结果、病原学结果及并发症。
结果
82例患儿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呼吸道异常包括喉软骨软化30例,会厌囊肿3例,声门下不规则瘢痕形成和声门闭合不全2例,先天性喉蹼1例、声门下新生物1例。气管-支气管异常包括气管软化26例,气管上段乳头状瘤1例,气管和局部支气管狭窄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15例;气管性支气管3例,支气管桥2例;气管食管瘘1例。78例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获取肺泡灌洗液并送培养,细菌培养阳性27例(34.6%),真菌培养阳性11例(14.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氧血症、心率一过性下降,5例患儿出现术后发热。
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寻求难治性喘息患儿的病因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
沙棘干乳剂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谢晓书,张会永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 8 (
2
): 169-17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6.02.014
摘要
(
1250
)
PDF(pc)
(386KB)(
32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沙棘干乳剂辅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收治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沙棘干乳剂,疗程10 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83%(53/60),显著高于对照组517%(3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20±15)d,显著低于对照组(30±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程度、脐周压痛程度、食欲减退程度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沙棘干乳剂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本病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0.
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严重骨折疗效观察
谭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 10 (
3
): 262-26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8.03.024
摘要
(
1245
)
PDF(pc)
(474KB)(
14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严重骨折实施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收治肱骨髁上严重骨折患儿3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肘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与克氏针内固定,术后1~2年随访调查,采取Flynn标准评估疗效。
结果
38例患儿均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切口一期愈合,肘功能良好恢复,平均骨性愈合时间(2.7±0.4)个月。术后跟踪随访,优、良、可、差依次为26例、8例、3例和1例,总优良率为89.47%(34/38)。围术期及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松动、神经性血管受损及肘内翻等问题。
结论
对肱骨髁上严重骨折患儿行肘外侧小切口入路,手术优良率高、安全性好,且具有微创、操作简便、费用低等特点,可作为今后临床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推荐手术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佘继林教授中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撷萃
秦胜娟,王成礁,佘继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 10 (
1
): 90-92.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8.01.028
摘要
(
1239
)
PDF(pc)
(482KB)(
710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从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方面介绍佘继林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发作期多表现为实证,治以平肝熄风、清心泻火、滋阴清热,缓解期多表现为虚证为主,治以健脾养血、滋阴潜阳、柔肝熄风、滋补肝肾为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佘教授还注重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同时佘教授认为本病患儿多与过敏有关,每与季节交替时发作次数增加,感冒后加重,在治疗中经常加用祛风抗过敏的药物,五脏辨治的同时注重从肺调治,增强体质,改善患儿过敏状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
丙种球蛋白不同剂量治疗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
杨海霞,郑敏翠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7, 9 (
5
): 438-44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7.05.024
摘要
(
1234
)
PDF(pc)
(331KB)(
10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不同剂量治疗小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收治住院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94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各4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小剂量组给予200 mg/(kg·d)丙种球蛋白治疗,常规剂量组给予400 mg/(kg·d)丙种球蛋白治疗,每周1次,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血小板达峰值、血小板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小剂量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血小板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儿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血小板达峰值时间显著短于常规剂量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达峰值时间更短,且治疗费用更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张冰雪,宋桂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 10 (
6
): 499-50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8.06.013
摘要
(
1218
)
PDF(pc)
(368KB)(
99
)
可视化
收藏
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由于小气道的狭窄或阻塞而引起的慢性气流阻塞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反复发作,长期以来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中医药辨证治疗该病可减轻临床症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临床医家结合其临床症状及病因病机特点,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本文将其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辨证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疗效
刘陈,李晓捷,戚询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 8 (
5
): 476-479. DOI: 10.3969/j.issn.167-3865.2016.05.005
摘要
(
1211
)
PDF(pc)
(430KB)(
23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低频(1 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疗效。
方法:2015年2月至12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住院或门诊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脑瘫儿童采用足印分析法、10 m步行测试(10MWT)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步长、步宽、10MWT以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步长、步宽、10MWT以及MBI评分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低频(1 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综合康复训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小儿风热感冒40例疗效观察
杨坤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 (
5
): 483-486.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5.027
摘要
(
1187
)
PDF(pc)
(511KB)(
77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对小儿风热型感冒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80例风热感冒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对照组采用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疗程5 d,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8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发生。
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小儿外感型风热感冒效果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
儿童生长痛的中医辨证治疗
黄伟,王雪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 6 (
4
): 299-30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4.04.004
摘要
(
1186
)
PDF(pc)
(291KB)(
202
)
可视化
收藏
生长痛是儿童时期导致骨骼肌肉系统疼痛的最常见原因,尽管其对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不会产生影响,但作为一种症状,也常困扰患儿及家长。中医归属“痹症”范畴,根据患儿中医证候进行辨证治疗,可较快缓解疼痛症状,减轻家长的担忧。本文从生长痛发病机制、中医辨证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指导临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
刘霞教授“调肺平肝”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陈团营, 李晶, 吴文先, 刘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 13 (
2
): 16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1.02.018
摘要
(
1166
)
PDF(pc)
(481KB)(
207
)
可视化
收藏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刘霞教授是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对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刘霞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床体会,提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病机“本在肝,发于肺”,从“风、痰”立论,采用“调肺平肝,祛风除痰”之法,以辛夷、蝉蜕、芦根、大青叶、冬凌草、木瓜、半夏、伸筋草、钩藤、全蝎等作为基本药物组成,并依据不同的证候特点随症加减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满意。她认为本病来渐去缓,取法贵在守法守方,遵效不更方的原则,坚持治疗。此外,治疗中的生活调理十分重要,应注意生活起居、饮食及心理方面的调护,重在预防呼吸道感染,力求祛除发病之诱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8.
A型肉毒毒素联合石膏固定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影响的疗效观察
蔡慧强,彭桂兰,胡恕香,蔡淑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 8 (
4
): 432-43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6.04.020
摘要
(
1114
)
PDF(pc)
(470KB)(
15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联合石膏固定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康复科收治住院的痉挛型双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石膏固定3周,拆除石膏后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D区和E区进行评估。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GMFM-88 D区、E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GMFM-88 D区、E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GMFM-88 D区、E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石膏固定治疗痉挛型双瘫患儿尖足畸形,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有效提高粗大运动功能,比单纯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疗效更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9.
甘麦大枣健脾汤合肌苷及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56例疗效观察
刘芳, 唐芝娟, 黄礼华, 农瑞珍, 张文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 12 (
1
): 1-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0.01.001
摘要
(
1106
)
PDF(pc)
(456KB)(
15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甘麦大枣健脾汤合肌苷及复合维生素B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儿童康复科门诊收治抽动障碍患儿56例,予甘麦大枣健脾汤合肌苷及复合维生素B治疗,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判效果。
结果
显效32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5%。
结论
甘麦大枣汤健脾汤合肌苷及复合维生素B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近期疗效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0.
无锡地区儿童脑性瘫痪高危因素调查分析
陆莹, 刘毅梅, 张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 13 (
1
): 8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1.01.024
摘要
(
1102
)
PDF(pc)
(577KB)(
9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无锡地区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相关高危因素,为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就诊的50例脑瘫患儿作为观察组,按1∶2的比例选取同期在我科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儿童父母完成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儿童性别、母亲生育年龄、孕期是否接触射线、孕期是否用药、孕期是否住新房坐新车、是否工作、吸烟史、饮酒史、流产史、是否保胎、是否服用叶酸、分娩方式、是否有不良情绪、孕期并发症、是否定期产检、胎次、新生儿早产、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病理性黄疸。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生育年龄、是否工作、吸烟史、流产史、是否有不良情绪、胎次、低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病理性黄疸是发生小儿脑瘫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生育年龄、吸烟史、流产史、不良情绪、胎次、早产、低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小儿脑瘫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小儿脑瘫的发病因素复杂多样,针对常见的发病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做好预防性措施,为减少小儿脑瘫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