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674-3865  CN 21-1569/R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王雪峰, 王力宁, 邓力, 刘翰旻, 尚云晓, 张葆青, 赵顺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2): 93-10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2.001
    摘要492)      PDF(pc) (1052KB)(476)    收藏
    儿童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流行性感冒早期干预,特别是在轻症阶段给予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措施对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指南基于文献检索及评价、专家访谈、组内讨论、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制订流程,形成《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此次制订提出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治疗,旨在为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儿童抽动障碍中医外治专家共识(2024)
    王雪峰, 韩新民, 孙克兴, 姜永红, 戎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1): 1-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1.001
    摘要403)      PDF(pc) (1087KB)(345)    收藏
    儿童抽动障碍是临床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对儿童身心健康有较大危害。以针灸、推拿为代表的中医外治疗法在儿童抽动障碍治疗中具有一定特色优势,但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本共识内容涵盖儿童抽动障碍的术语与定义、诊断、病因病机、辨证、中医外治技术规范等,总结了本病的现代医家经验和循证医学进展。本共识突出临床实用性,体现了最新研究进展,从而帮助提高儿童抽动障碍中医外治临床规范化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张葆青教授运用审平汤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经验
    邹芷芸, 隋晓慧, 张葆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3): 258-26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3.016
    摘要368)      PDF(pc) (1012KB)(17)    收藏
    抽动障碍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不同程度影响患儿日常学习生活,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中医治疗本病渐显优势。本文介绍张葆青教授运用审平汤加减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经验。审平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为卯酉之年运气主方。张葆青教授认为小儿抽动障碍病位在“肝”,与心、肺关系密切,治疗应当在平肝风的基础之上,兼顾心肺。张教授结合天干之运及六气具体气候加减灵活运用审平汤,在治疗小儿抽动障碍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后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儿童中医体质特征及调护专家共识
    王琦, 王雪峰, 赵霞, 李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 15 (4): 277-282.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3.04.001
    摘要327)      PDF(pc) (857KB)(842)    收藏
    中医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固有特质,其与健康和疾病关系密切。体质辨识已成为健康管理和“治未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目前用于辨识成年人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已建立,但儿童体质分类与调护尚未达成共识,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共涉及9种体质,每种体质分别从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同时,从药膳食疗、保健推拿、四时起居等方面给出了中医调护建议。本共识进一步规范了儿童中医体质分类及调护,为临床体质辨识及中医调护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矮身材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及展望
    俞建, 王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72-376.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2
    摘要316)      PDF(pc) (1076KB)(259)    收藏
    身材高矮受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多因素影响,涵盖孕产期至青春期的各个阶段。本文基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系统综述了临床矮身材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及中西医诊疗干预策略,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营养调配、运动锻炼和睡眠管理等多方面综合干预,科学应对儿童生长发育,尤其是身材高矮问题。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儿童身高增长速度,还能全面调理儿童体质偏颇,提升儿童整体健康水平。本文旨在为未来矮身材及偏矮身材的临床应对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儿童单纯性肥胖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宋勤丽, 赵鋆, 金莺, 杨楚文, 芦小叶, 周芳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 15 (4): 301-30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3.04.005
    摘要290)      PDF(pc) (832KB)(277)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超重、肥胖。肥胖患儿若不及时治疗,将逐渐发展为肥胖综合征,为成年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埋下伏笔,同时也给社会经济以及医疗资源带来负担。中医药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病有其独特优势,现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内外治法等方面对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病的研究进展作一评述。单纯性肥胖病辨证总体不离“痰、虚、瘀”。主要治法为健脾益气、祛湿化痰、行气活血化瘀。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中医外治法均在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儿童咽炎、扁桃体炎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王雪峰, 尚云晓, 熊磊, 张建华, 秦艳红, 刘长山, 张葆青, 曹玲, 许华, 王力宁, 杨男, 李淼, 杨运刚, 张秀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99-40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9
    摘要289)      PDF(pc) (1047KB)(363)    收藏
    咽炎、扁桃体炎是儿童期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春秋季节高发,可分为急性期及慢性期。急性期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严重者可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慢性期因未得到良好的治疗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咽炎及扁桃体炎会导致儿童出现声音的改变。目前能够有效治疗儿童咽炎、扁桃体炎的西药较少,主要以抗生素类药物为主,中药用于清咽利喉的药物种类虽然很多,但西医儿科医生对中药的选择、辨证及应用尚不规范。因此,探讨儿童咽炎、扁桃体炎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尤为重要。本共识首先系统梳理了儿童咽炎、扁桃体炎的中西医认识;其次对其分期、病因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了论述;再次明确了其诊断标准;最后重点对儿童咽炎、扁桃体炎中西结合治疗原则、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本共识为中西医儿科医生,尤其是西医医生提供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进一步规范了中西医药物的合理选择及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月华, 谢媛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4): 301-30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4.006
    摘要280)      PDF(pc) (1073KB)(200)    收藏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精神致残率高、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ASD的病因不明,尚无特效药及特异性治疗方法,目前国际主流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行为干预与教育改善其核心症状,辅助药物治疗改善共患疾病。近年来,中医在ASD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不断深入,中医疗法在改善ASD核心障碍及共患病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本文对近年来中医学在ASD领域的探索进行综述,为中医治疗ASD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马融教授“三辨”模式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经验
    聂良卉, 马融, 戎萍, 张喜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 15 (5): 369-37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3.05.001
    摘要274)      PDF(pc) (954KB)(305)    收藏
    儿童抽动障碍病因复杂、症状多样且易受社会环境影响,治疗颇为棘手。马融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及疾病特点,首次创立“三辨”模式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主要内容为首辨疾病,秉要执本,诊断清晰;次辨证候,层次分明,方从法出;再辨症状,洞见症结,随症加减。辨病主要为疾病的中、西医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采用临床描述性诊断方法,排除因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等导致的眨眼、耸鼻等症状。辨证主要根据患儿中医证候进行辨证论治,以息风止动为主要治疗法则;兼有外感风邪者为外风引动证,予银翘散加减治疗;兼有打人毁物、秽语者为痰火扰心证,予涤痰汤加减治疗;兼有烦躁易怒者为气郁化火,予泻青丸加减治疗;兼有情绪敏感,多疑多虑者为气郁动风证,予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辨症是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部位的抽动以及不同发声表现,对症选用药物,起到引经和直接消除症状的作用。“三辨”模式诊疗明晰,根据患儿病证症灵活调整,临床疗效确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关注矮身材儿童的规范化诊疗
    罗小平, 吴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69-37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1
    摘要267)      PDF(pc) (1010KB)(240)    收藏
    矮身材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儿童内分泌专科常见的疾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变化时期,且矮身材的病因繁杂,漏诊、误诊、干预不足或过度干预等现象始终存在,需要强化规范化诊疗。本文讨论了儿童矮身材临床诊疗中面临的挑战,特别强调矮身材的诊疗一方面要做到精准诊断,寻找病因,另一方面治疗上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做到个体化治疗。与此同时,对未来矮身材的诊疗方向进行展望,对进一步规范化矮身材的诊疗行为提出建议,以期为临床医生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讨论调节肠道菌群在儿童肺炎中的应用
    李广, 翟文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2): 119-122.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2.005
    摘要266)      PDF(pc) (985KB)(354)    收藏
    肺炎是儿童常见疾病,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细菌是发展中国家儿童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临床上治疗药物以抗生素为主,但全球细菌耐药形势严峻,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强调“肺肠同治”,现代医学提出“肺-肠轴”,发现肠道菌群的变化影响肺系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并提出通过干预菌群治疗肺系疾病。本文旨在讨论益生菌在儿童肺炎中肺肠同治作用,为临床治疗儿童肺炎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王雪峰, 吴捷, 龚四堂, 熊磊, 江米足, 王宝西, 许华, 彭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6): 461-46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6.001
    摘要264)      PDF(pc) (1049KB)(342)    收藏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临床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由于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定义和症状谱的不断改变,导致其在诊治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为规范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治,切实解决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中的临床问题,故制定本指南以指导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规范诊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儿童矮身材的中医认识及辨证施治
    王雪峰, 张秀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80-38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4
    摘要262)      PDF(pc) (1026KB)(446)    收藏
    矮身材患儿因矮于同龄儿童,可能出现自卑心理,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并对未来的学习、生活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可以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状态,在本病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首先对矮身材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中医对其系统地论述首见于王雪峰教授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其次对矮身材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凝练,其病因不外乎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失养,病位在脾、肾,与心、肝、肺密切相关,病性多属虚。病机本质为五脏不足,精气亏虚。再次确定了扶脾益肾,兼顾他脏的基本治法;其中补肾养肝法适用于肝肾阴虚,筋骨失养者;扶脾健胃法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滋肾清心法适用于心肾亏虚,水火失济者;健脾补肺法适用于肺脾两虚,子盗母气者;温补肾阳法适用于肾阳不足,温煦失司者。最后提出了多维调护,未病先防的调护策略,矮身材患儿应注意营养搭配均衡,适度增加运动,合理安排睡眠,顺应四时调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儿童性早熟及身高受损的中医治疗经验及思考
    熊磊, 贺喜盈, 曹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77-37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3
    摘要252)      PDF(pc) (1016KB)(312)    收藏
    性早熟临床表现为第二性征提前发育,可引起生长速率增快、骨骼成熟迅速、骨骺闭合过早等,如不及时干预易引起患儿成年后矮身材、增加内分泌疾病罹患风险。西医治疗本病首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显著抑制性发育进程,但在患儿身高获益方面尚有争议。中医药疗法已被研究证实在改善患儿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延缓性腺发育和改善身高受损、增加成年终身高方面安全有效。熊磊教授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肾阴亏虚、相火妄动,治当滋阴培本,降火清源。同时,对伴见肝经郁热者,佐以疏肝泻火之法;对痰湿内蕴者,佐以健脾化痰之法;对中焦失和者,佐以健脾和胃之法。针对快速进展型患儿,可联合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针对生长发育迟缓、身高受损患儿,应当考虑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尽可能使其身高获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中医外治法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应用
    王力宁, 孙克兴, 梁艺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384-38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05
    摘要252)      PDF(pc) (1006KB)(340)    收藏
    矮身材与偏矮身材归属于中医的“五迟”“五软”范畴,中医药学认为其病机为脾肾亏虚,旁责于心肝。中医外治疗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独具特色的自然疗法、绿色疗法,在辅助治疗矮身材与偏矮身材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综述了小儿推拿、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对矮身材与偏矮身材儿童的调治方法及作用机制,以期指导临床对矮身材儿童进行早期适时干预,改善患儿脏腑功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叶伟成教授运用徐氏儿科健脾化痰散结理论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
    周君慧, 赵鋆, 叶伟成, 崔晨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4): 339-34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4.014
    摘要250)      PDF(pc) (1040KB)(148)    收藏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发病率逐年增多,目前临床上首选手术治疗,但手术后容易复发且常并发腺样体面容、分泌性中耳炎,严重者会引起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并发症,久之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叶伟成教授运用徐氏儿科健脾化痰散结法治疗腺样体肥大,运用二陈汤健脾化痰,加用夏枯草等散结药物,临床疗效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儿童特应性皮炎(湿疹)中医药干预方案专家共识
    赵鋆, 马春艳, 邓丹, 吴力群, 张慧敏, 赵霞, 叶青艳, 朱盛国, 姚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3): 185-19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3.001
    摘要249)      PDF(pc) (851KB)(144)    收藏
    儿童特异性皮炎是3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反复发作的瘙痒和皮损影响患儿生活质量。为进一步加强儿童特应性皮炎中医干预的临床运用和推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牵头制定了该共识,意在为中医儿科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更好地为广大患儿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Infanib量表和Gesell发育量表在儿童运动发育评估中的一致性研究
    郭英英, 赵瑾珠, 郝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2): 144-14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2.010
    摘要239)      PDF(pc) (974KB)(56)    收藏
    目的 探讨infant neurological international battery(Infanib)量表和Gesell发育量表在高危儿运动发育评估中的一致性。方法 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以在本院就诊的132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同时使用Infanib量表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其运动发育,通过计算Kappa值判断评估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32例中有111例(84.09%)儿童的Infanib量表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一致,均被评估为正常儿的有90例,而均被评估为境界儿(可疑)或发育迟缓的有21例。Infanib量表和Gesell发育量表在大运动发育商方面的一致性为0.57。在<4月龄、4~8月龄和>8月龄儿童中,二者的评估一致性分别为0.62、0.67和0.41。在足月高危儿中,Infanib量表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的一致性为0.61;在早产高危儿中,二者的评估一致性为0.32。结论 Infanib量表和Gesell发育量表的评估一致性整体较好,但在>8月龄儿童和早产高危儿中的一致性偏低。建议根据患儿月龄、出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量表进行评估,以准确反映儿童运动发育的真实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中医外治法治疗儿童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刘文, 关丽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410-41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11
    摘要219)      PDF(pc) (1030KB)(247)    收藏
    儿童睡眠障碍已逐渐成为儿童常见病之一,睡眠质量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中医外治法因其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易被家长接受,在治疗儿童睡眠障碍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系统梳理了针对儿童睡眠障碍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穴位贴敷、推拿以及经颅磁治疗等)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和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婴幼儿肌张力低下的康复评估与治疗进展
    徐浩繁, 钟增泉, 赖燕媚, 李威, 张欣, 历虹, 杨帆, 李翌鸣, 吕智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 (5): 414-41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24.05.012
    摘要218)      PDF(pc) (1091KB)(324)    收藏
    婴幼儿肌张力低下伴发育迟缓是全面发育迟缓的早期症状和敏感体征,是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之一,且发病率较高。根据神经肌肉损害和累及的部位,将肌张力低下分为中枢性、外周性和混合性3个类型。在进行肌张力低下的病因学诊断基础上,进行临床评估、康复评估。康复评估包括运动发育水平评估、发展性评估、交流能力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理论框架下,采用促进抗重力姿势发育的运动治疗、中医康复、神经肌肉电刺激、肌内效贴、辅助支具等方法提高功能,以功能为导向,以不断提高活动和参与能力为目标,通过使用康复辅具等环境因素改造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